解读|文明之旅|历史人文社会

大宋为什么歧视南方人?|公元1012


Listen Later

公元1012年,宋朝存在对南方人的显著歧视现象。宰相王旦阻挠王钦若拜相,公开以“**我朝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用南方人当宰相**”为由。寇准等北方士大夫在科举中也公然歧视南方人,甚至有传闻称宋太祖立有祖训,南方人世世代代不能当宰相。当时所谓的政治小集团“五鬼”和《宋史·奸臣传》中的22个人,无一例外都是南方人。
浅层原因包括方言不通、北方“先来者”的优势以及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传统心态。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北方士大夫对南方人的“**害怕**”和心理劣势。这种歧视尤其针对**原南唐地区**出身的人,因为“五鬼”中的大部分都来自南唐。
南唐的实力常被低估。它不仅是宋朝征服南方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拥有广阔疆域,军事实力强劲,连李煜本人也曾顽强抵抗;而且在当时它还是国家正统的竞争者,更是文化上的“**软实力**”中心。南唐国力富裕,是宋朝后来许多“风雅”文化(如藏书、宋词、学术、文房四宝)的真正源头。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南唐更是扮演了“**文明火种罐**”的角色,保护了文化和人才。
这种持续的地域歧视,在当时可被视为一种“**交往记忆**”(即四十年内亲历者仍存的事件)。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南唐灭亡40年后(1015年),一代人的恩怨消散,王旦去世后宋真宗便**大大方方地将南唐人王钦若提拔为宰相**。南方人才如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也随之崛起,最终南方文化融入并点燃了宋朝文明之光。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解读|文明之旅|历史人文社会By 和你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