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我们将围绕著名学者孙周兴教授提出的“自由”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孙教授认为,大学的本质就是“教的自由”与“学的自由”,这是大学内部运转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作为纯粹学术机构的基石。他深情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学比现在更有“精神气”,而如今许多大学却处于“失魂落魄”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国大学回归其本质?孙教授提出了三大教改原则:
在技术统治和量化管理的时代,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重塑人类文明。人文科学常被视为“无用之学”,处于“空心化”的边缘。然而,孙教授指出,这正是人文科学发挥其“创意性、体验性和游戏性”独特作用的机遇,抵抗技术的同质化。人文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好脑子、好趣味、好表达”的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制度保障这些原则的实现?孙教授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推行了以教授委员会为核心的民主管理制度,有效限制了“最高领导”的权力,确保决策的科学、公开和公平。
这场改革不仅仅是大学内部的事,它关乎人性合乎人性,培养自由人性的根本目标 。中国大学的未来,正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点击收听,一同探索中国大学如何走出困境,走向自由与未来!
来源:孙周兴《大学何为》
笔记📒链接: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59b57eb2-f3dd-4e49-a331-71eaf3f5bc3a
By 谢可新我们将围绕著名学者孙周兴教授提出的“自由”这一核心理念展开。孙教授认为,大学的本质就是“教的自由”与“学的自由”,这是大学内部运转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作为纯粹学术机构的基石。他深情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学比现在更有“精神气”,而如今许多大学却处于“失魂落魄”状态。
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国大学回归其本质?孙教授提出了三大教改原则:
在技术统治和量化管理的时代,大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重塑人类文明。人文科学常被视为“无用之学”,处于“空心化”的边缘。然而,孙教授指出,这正是人文科学发挥其“创意性、体验性和游戏性”独特作用的机遇,抵抗技术的同质化。人文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好脑子、好趣味、好表达”的核心素养。
如何通过制度保障这些原则的实现?孙教授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推行了以教授委员会为核心的民主管理制度,有效限制了“最高领导”的权力,确保决策的科学、公开和公平。
这场改革不仅仅是大学内部的事,它关乎人性合乎人性,培养自由人性的根本目标 。中国大学的未来,正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点击收听,一同探索中国大学如何走出困境,走向自由与未来!
来源:孙周兴《大学何为》
笔记📒链接:
https://notebooklm.google.com/notebook/59b57eb2-f3dd-4e49-a331-71eaf3f5bc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