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Fed to Chain

代幣化股票的革命:當金融基礎建設開始遷就你,而不是要你遷就它


Listen Later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買一張美國股票,對住在台灣的你來說這麼麻煩?開戶、匯款、時差、手續費、稅務申報...一連串的障礙讓多少人望而卻步。但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新的方式正在悄悄改變這一切,讓投資全球股市變得像在手機上買杯咖啡一樣簡單,你會相信嗎?
## 金融基礎建設的「哥白尼革命」
過去幾個月,一個叫做「代幣化股票」的概念開始在金融圈引起關注。簡單來說,就是用區塊鏈技術把傳統股票「包裝」成數位代幣,讓你可以用加密貨幣錢包買賣特斯拉、蘋果、輝達的股票。
聽起來很酷炫,但更深層的意義是什麼?這代表了金融服務思維的根本轉變:從「要求用戶適應金融系統」,轉向「讓金融系統適應用戶需求」。
想像一下,過去要投資美股,你需要:找到支援的券商、準備一堆英文文件、等待開戶審核、電匯美金、承受匯差損失、忍受時差限制...整個過程可能要花幾週時間。
現在,代幣化股票平台讓你用穩定幣,在任何時間,透過手機app,幾分鐘內就能買到美股。不需要傳統券商帳戶,不需要複雜的國際匯款,甚至可以買零股——比如用50美元買0.1股的波克夏股票。
## 這不是第一次「被嘲笑的創新」
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太激進」或「不靠譜」,我完全理解。因為歷史上每一個真正改變金融業的創新,一開始都被主流機構嘲笑過。
1990年代,當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剛出現時,華爾街的傳統基金經理人都覺得這是個「奇怪的實驗」。他們說:「誰會想要一個既不是股票也不是基金的奇怪東西?」、「這會讓市場變得混亂!」
結果呢?今天ETF管理的資產超過10兆美元,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投資工具之一。它讓原本只有富人才能享受的分散投資,變成普通人也能負擔的金融服務。
代幣化股票正在走同樣的路。它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全球255兆美元的可交易證券中,只有28.6兆在活躍流通。大部分資產被困在各種地理、法規、技術的藩籬裡。
## 真正的遊戲改變者:分數擁有權
代幣化股票最革命性的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它重新定義了「擁有權」的概念。
傳統股票投資有個隱形門檻:整股購買。想投資伊士曼柯達公司?一股要150美元。想投資波克夏海瑟威?一股要50萬美元。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是個天文數字。
但代幣化技術可以把一張股票切割成千萬個「分子」。你可以用10美元買波克夏的一小部分,用20美元買特斯拉的一小部分。這不只是降低門檻,而是從根本上改變了誰能參與全球資本市場。
想像一個在菲律賓的Uber司機,每個月存下100美元。過去,他只能買當地銀行的定存或政府公債。現在,他可以用穩定幣投資美國科技股、德國工業股、日本消費品股,建立真正全球化的投資組合。
## 監管的「債務工具」巧思
你可能會問:這聽起來太好了,監管機構會允許嗎?
這就是代幣化股票最聰明的地方。像Backed Finance這樣的平台,並不是直接發行「股票代幣」,而是發行「債務工具代幣」。
具體來說,你買的不是特斯拉股票本身,而是一個「債權憑證」,這個憑證的價值1:1追蹤特斯拉股價。平台在瑞士監管的銀行裡真實持有對應的特斯拉股票,你的代幣就是對這些股票的合法債權。
這種結構很巧妙:它規避了複雜的跨國證券法,同時保證了經濟價值的等同性。你依然能享受特斯拉股價上漲的收益,但在法律架構上,這被歸類為「債務工具」而非「證券」。
這就像是金融創新的「特洛伊木馬」——用現有監管框架能接受的形式,實現了原本不被允許的功能。
## 新興市場的翻身機會
對已開發國家的投資者來說,代幣化股票可能只是「更方便的投資方式」。但對新興市場的數十億人來說,這可能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以土耳其為例。過去幾年,里拉大幅貶值,當地投資者急需美元資產來保值。但土耳其政府限制外匯購買,傳統途徑買美股困難重重。代幣化股票為他們提供了一條「數位絲路」:通過穩定幣和區塊鏈,繞過傳統金融體系的限制。
麥肯錫預測,代幣化市場規模到2030年可能達到2兆美元。但更重要的數字是:全球有17億人沒有銀行帳戶,但有手機。代幣化技術可能為這些人首次打開全球投資市場的大門。
## 風險與挑戰:沒有免費午餐
當然,任何金融創新都不是完美的。代幣化股票面臨幾個關鍵挑戰:
流動性分散問題:目前大部分代幣化股票的交易量都很小,spread很大。這就像把原本集中在紐約證交所的大池塘,分散成無數個小水窪。
技術風險:智能合約可能有bug,區塊鏈可能被駭客攻擊,私鑰可能遺失。這些風險在傳統股票投資中並不存在。
監管不確定性:雖然目前的「債務工具」結構合法,但法規可能隨時改變。一個政策轉彎就可能讓整個市場停擺。
教育門檻:對一般投資者來說,理解代幣、錢包、私鑰、DeFi等概念並不容易。技術門檻可能會限制普及速度。
## 未來十年的金融地圖
儘管有這些挑戰,代幣化股票代表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BlackRock、富蘭克林坦伯頓等傳統金融巨頭都開始推出代幣化基金產品。香港金管局、新加坡金管局都設立了監管沙盒來支持相關創新。
更重要的是,這場變革的受益者不只是投資者,還包括:
企業:新興市場的優秀公司可以更容易接觸全球投資者,降低融資成本。
金融機構:傳統銀行和券商可以通過代幣化服務拓展新市場,提高效率。
政府:金融普惠的提升有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 個人投資者的行動指南
那麼,作為個人投資者,你應該如何應對這個趨勢?
短期:保持觀察,小額試水。可以嘗試少量投資代幣化股票,體驗新的投資方式,但不要投入大筆資金。
中期:學習相關知識。了解區塊鏈、DeFi、數位錢包等基本概念。這些技能在未來會越來越重要。
長期:重新思考投資組合。隨著代幣化技術成熟,你的投資選擇會大幅增加。提前規劃如何利用這些新工具優化資產配置。
最重要的是,理解這場變革的本質:我們正在見證金融服務從「機構中心」向「用戶中心」的歷史性轉移。
就像網際網路讓資訊民主化,代幣化技術正在讓投資民主化。這不只是技術創新,更是金融包容性的一次躍升。
下次當你看到「代幣化股票」這個詞,記住:這不只是另一個加密貨幣的花招,而是金融基礎建設的一次根本性重構。一個讓金融服務真正為所有人服務的新世界,正在我們眼前展開。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From Fed to ChainBy David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