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姐放

導讀二:我講笑話


Listen Later

SP.2 我講笑話

我是認知語言學家。
我教學。我教語言學。我教認知語言學。
我的授班名稱是語言學奧林匹亞。
我的學生是中學生,是成長尷尬期的孩子。

不過,我不是教學者。我不是。
我只是以「老師」的名義,帶領這些孩子,思考為什麼。

我今天上課講笑話。
講笑話,講的是「為什麼要說笑話」。

我說笑話,我說表面的笑話,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我玩諧音、我抽換詞面、我換句話說、我照樣照句,我從譬喻和隱喻找故事。

有的時候,看起來表面,只不過利用「說謊」的反差感、不一致感,翻過來!造成一種有趣的效果。有的時候,根本不有趣,超級冷。

對,我講冷笑話。沒有太多溫度的,只是表面。
溫度在哪,看看能讀到哪種深度吧...

我談笑話,我談性與黃色笑話。認知科學的角度來說,我玩很大,我顛覆對自我的認知,了解原始的需求和慾望,用語言的方式呈現。

每個時候,我會被嚇到!我怎麼了?我還好嗎?創傷症候群、思覺失調、神經病...都有談到,我都有談。我只是想理清楚,我,身為個人呀,是在什麼狀態下,會變成這樣呢?

我看笑話,我看嗆人與嘲笑。這是什麼樣的笑話?你對我說,我覺得難堪,別人覺得好好笑。這我不太懂,我太孤僻了,沒有人真的嗆我,都只是假裝嗆我「你腦動真的很開,難怪可以動超快」,哈哈,我不累的時候,這是真的。

我只看得懂反過來的笑話,我覺得好好笑,別人覺得尷尬。什麼樣的笑話?同樣的內容,我對我自己說。聽說這是「自我解嘲」?其實我...自得其樂。不信,試試看,其實沒有想像中...會真的受傷。我感覺這種轉向,讓我舒坦,讓我知道,「嘿!我覺得別人是這樣想我的呦!」

那我自己的?我是這樣想嗎?
我的想法,跟別人,不一定總是,一模一樣吧。

今天上課的孩子,讓我看到另一層次的原因,看笑話的原因,很清楚:比較。誰長的比較好看(正!)?誰長得比較高(矮冬瓜!)?誰一副肥樣?誰考得比較好?誰總是過比較好?誰總是寫比較快?誰總是答對?誰總是跟老師聊天?那我就嗆誰。

我要怎麼知道,我的孩子是不是不小心「比較」vs「被比較」了?
我最常講誰,孩子的好朋友、班上的第一名?
我最常講什麼事,長相、成績、表現?
我中學的時候,最在意什麼事...或是....
以前呀以前,我被嗆過什麼?
我一直忘不掉的那些,就是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性姐放By Umy 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