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

“的姐”救人视频火了:羊城的温暖来自于众多“陈兰香”丨时评


Listen Later

文/姚华松

近日,一段关于广州“的姐”陈兰香的视频火了:她在行驶途中把之前载的客人请下车,换载另外的客人,她不但没有受到乘客的责难,反而得到众人的点赞。原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她注意到路边有人在拦车,拦车人搀扶着一名衣服染满鲜血的伤者。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把之前的乘客请下车,让伤者上车,迅速将其送往医院。因为抢救及时,伤者于数日后治愈出院。

对于这件事,需要关注几个细节:其一,陈兰香的行为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拒载”,但她的方式彬彬有礼,“麻烦你们换乘另外的车辆,这里有位伤员,我得送他们去医院”,乘客明白意图、下车后,她不忘表达感谢,“谢谢您的理解”。其二,去往医院的路上,陈兰香遇到拥堵路段,她迅速打开危险信号灯,并向后方车辆说明超车原因,她一路鸣笛提示车辆避让,得以快速通过拥堵路段。其三,待到车子抵达医院,伤者下车后,陈兰香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陪同伤者前去拍片,帮忙借轮椅、买水等,忙碌了一个多小时,直到伤者伤势稳定后,陈兰香才与之告别离开。

不难看出,陈兰香在与时间进行“赛跑”过程中,表现机警,反应敏捷,为救助伤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据悉,上述经历于陈兰香而言并不是偶一为之,她爱岗敬业、热心助人、热心公益,积极投身于防疫志愿者服务,迄今累计志愿服务达59场次。

在网约车的冲击下,的士行业整体经营状况不如从前。在这种情况下,陈兰香在伤者上车时就承诺“不收钱”,然后在医院还协助排队买水等事务,前前后后忙碌一个多小时。换言之,这一趟下来,她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耽误了近两个小时的营业时间。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难能可贵,亦给广州这座城市带来了光亮与温度。

不只是陈香兰,这场爱心接力赛还有两个角色值得关注:一是之前的乘客,他们面对特殊状况,表现出了足够的理解与宽容,而不是以“我凭啥要下车”“我有急事要处理”等说词来推托;二是一路上给陈香兰让道的司机们,面对来自素不相识者的危机,他们选择了信任与谦让。抢救伤员这件事上,不只是一个人在奉献,而是一群人在奉献。

对于陈兰香这样的人,有关单位及部门应该给她一些奖励,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可以是精神嘉奖,比如城市媒体对她的事迹进行广泛报道。中小学校不妨邀请其走进课堂,让孩子们倾听发生在身边与脚下的真实故事,更真切地感知与理解“助人为乐”“大公无私”。

司机行业是城市的窗口行业,的士司机的一举一动关乎城市的门面,广大“的哥”“的姐”最熟悉城市的角角落落,最了解市民的普通生活,广泛报道与传播他们的事迹,有助于打造温暖城市、友爱城市的城市形象。(作者是广州大学社会系副教授)

(羊城晚报时评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傅铭途 谢小婉

校对 | 彭继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深见|深度报道,真知灼见By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