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态度的XX杂货铺

第31期 电影《后来的我们》——“怂人”的聊以自我安慰


Listen Later

女:如果当时,你有勇气就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

男:如果当时你没有跟我分手……

女:那我们之后也会分手。

男:如果当时我足够有钱,我们住进一个有大沙发的大房子……

女:你可能已经找了不下十个小三了。

男:如果我们当时就是不管不顾,我们就是结婚了呢?

女:我们离婚好多年了。

男:如果你可以陪我坚持到最后呢?

女:那也许你就不会成功。

男:如果我们没有离家去北京……

女:如果没有如果……

男: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

女:……却没有了我们。


每一个男孩子问出来的如果,女孩子的回答都相当决绝,你也许能从里面听出不甘和不忍,但每一个回答却好似脱口而出。唯一的原因是,男孩子说出的这每一个“如果”,早就在她的心里默默问了自己无数遍。好像一局没有解的残棋,无论怎么尝试都难以翻盘,也恰恰是因为这样,即使明明知道不可能翻盘,也依旧在脑子里一遍遍尝试。

讲到这里,之前所谓的故事如何,情节怎样,剪辑乱不乱,其实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想来这是给怂货朋友一个聊以安慰的电影,若从来没有过心里的这种反反复复,那些一往无前的人是绝不会有这样的体验的。

想到这两年流行的一个词叫佛系,什么都看得开,什么都无所谓。我想大概这个词在诞生之前,这样的一些人会被说成是“丧”,但其实没什么差别。似乎“佛系”更加正能量一些,更加豁达一些,说到底,其实都一样。那如果再要往前推,大概就是“怂”这个字了。只是同样的,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怂,却不愿意承认的人,开始想出各种各样的词儿来为自己粉饰罢了。

一个做音乐的朋友谈及陈奕迅的《十年》,他说,这首歌除了陈奕迅的唱,词也相当不错,因为“谁没有一个十年呢?”同样的,这个电影《后来的我们》,谁和谁没有一个后来的不期而遇呢?即使现实中还未到来,或者永不会到来。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难道没有过千回百转的想象?想象某一天,和某一个人再次相遇时候的场景。只可惜,所有的想象似乎都难以进行下去,因为所有的想象在你脑海里,你都知道那是想象,而当你自己成为了当事人,不再是故事中的他和她的时候,所有的想象就自动断裂了,好像电闸上的自我保护设施,屏蔽了一切过载的电流。

能说故事的人多少是幸运的,至少可以在故事里安排两个人的不期而遇,以及接下来那些在现实中再也不可能说出来的话,和无法进行下去的想象。

最后,很多人说这个电影寄托着奶茶和陈昇之间的那“公开的秘密”,那段所谓的情愫。我看过当年一个叫《国光帮帮忙》(现在这个节目应该还有)的综艺上奶茶将自己新出的专辑送给陈昇,陈昇一脸严肃地拒绝了。他说“你用心做出来的东西随便送给别人,你知道别人会不会去听,还是扔在那里积灰”原话记不太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当时奶茶就哭了,哭得超难看的。

我不想说太多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很多时候,你想大声和全世界哔哔,恨不得得着一个人就说一边,但是很多时候却什么也不能说,或者不愿意说。既然当事人不愿细说,那么旁人也不必多探查,有些事是属于两个人的,有些事只属于一个人。

所以,去听听他们说一些他们愿意说的故事吧。

2018.05.29

王择成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有态度的XX杂货铺By 择成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