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October 06, 2024第33集 我們與手機的距離III16 minutesPlay「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多巴胺的真相"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nnjvkpEmk這一集我想介紹一本書,2022年出版的「拯救手機腦」,作者是瑞典號稱國民心理學家的安得斯‧韓森,書中寫了很多關於手機如何影響人類的實驗,讓我們可以全面性了解手機的危害。我們要從老祖先說起,說明為什麼手機會讓我們成癮。二十萬年前老祖先的大腦,差不多已經和我們是一樣了,沒有什麼改變,想一想,那些還停留在採集果實、獵殺動物的人居然和AI時代的我們,是用同一顆大腦在處理事情的,各位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是不是很想更新大腦版本呢?但事實是,不可能,就是這樣了。這樣的大腦,被設定生活在50-100人的小聚落裡,一生只會認識200個人,為了存活必須不斷的分心,分散注意力避免被猛獸或另一個人吃掉,他們到死前的最後一口氣,每天想的都是:「現在我該怎麼辦?」負面情緒比正面情緒要有用得多,緊張、憂鬱、壓力、提心吊膽,這些都比幸福感還有用。所以簡單講,我們天生就容易杞人憂天,幸福對存活率沒有幫助。我們和老祖先的大腦一樣,唯一的目的是增加存活率。哪裡有食物,哪裡有危險,這些新的資訊都會大大增加生存機率,所以我們都被演化成喜歡新奇的資訊。而鼓勵「喜歡某件事」的方法是大腦會產生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讓人感受到快樂,產生想要繼續下去的慾望,於是就強化了這樣的行為。簡單講,手機成癮就是利用這些演化上原本獎勵的機制,讓我們不斷在新訊息中分泌多巴胺,不斷的小小興奮一下,然後就無法停下來。不只是新訊息產生快感、還有許多的設計,甚至連出現的秒數,都是依照心理學專家的精心打造,只為了讓你多產生一點多巴胺。 例如通知鈴聲、無止境的下一頁、各種推送功能(例如你才點了某間飯店的網頁,一下子就會收到一大堆其他飯店的資訊)、按讚的設計…等等等。附帶一提的是,你以為你按了讚之後,對方的按讚數就會立刻增加一,你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實際上的運作方式是,電腦會經過計算,分批給予對方增加讚的數目,目的是讓多巴胺分次產生,讓對方更忍不住而經常性的點開網頁,察看按讚的成績。光是這麼單純的一點就充滿了算計,真是夠了。那些大企業,如IG、推特、臉書、Tiktok,刻意要讓我們手機成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投放廣告,獲得利潤。你在上面的每一分鐘,對這些富可敵國的企業們來說,是和黃金等值的。他們想的是你的購買力,而不是如何讓你過得更幸福。--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ShareView all episodesBy 東宏老師及本班小朋友們October 06, 2024第33集 我們與手機的距離III16 minutesPlay「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多巴胺的真相"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nnjvkpEmk這一集我想介紹一本書,2022年出版的「拯救手機腦」,作者是瑞典號稱國民心理學家的安得斯‧韓森,書中寫了很多關於手機如何影響人類的實驗,讓我們可以全面性了解手機的危害。我們要從老祖先說起,說明為什麼手機會讓我們成癮。二十萬年前老祖先的大腦,差不多已經和我們是一樣了,沒有什麼改變,想一想,那些還停留在採集果實、獵殺動物的人居然和AI時代的我們,是用同一顆大腦在處理事情的,各位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是不是很想更新大腦版本呢?但事實是,不可能,就是這樣了。這樣的大腦,被設定生活在50-100人的小聚落裡,一生只會認識200個人,為了存活必須不斷的分心,分散注意力避免被猛獸或另一個人吃掉,他們到死前的最後一口氣,每天想的都是:「現在我該怎麼辦?」負面情緒比正面情緒要有用得多,緊張、憂鬱、壓力、提心吊膽,這些都比幸福感還有用。所以簡單講,我們天生就容易杞人憂天,幸福對存活率沒有幫助。我們和老祖先的大腦一樣,唯一的目的是增加存活率。哪裡有食物,哪裡有危險,這些新的資訊都會大大增加生存機率,所以我們都被演化成喜歡新奇的資訊。而鼓勵「喜歡某件事」的方法是大腦會產生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讓人感受到快樂,產生想要繼續下去的慾望,於是就強化了這樣的行為。簡單講,手機成癮就是利用這些演化上原本獎勵的機制,讓我們不斷在新訊息中分泌多巴胺,不斷的小小興奮一下,然後就無法停下來。不只是新訊息產生快感、還有許多的設計,甚至連出現的秒數,都是依照心理學專家的精心打造,只為了讓你多產生一點多巴胺。 例如通知鈴聲、無止境的下一頁、各種推送功能(例如你才點了某間飯店的網頁,一下子就會收到一大堆其他飯店的資訊)、按讚的設計…等等等。附帶一提的是,你以為你按了讚之後,對方的按讚數就會立刻增加一,你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實際上的運作方式是,電腦會經過計算,分批給予對方增加讚的數目,目的是讓多巴胺分次產生,讓對方更忍不住而經常性的點開網頁,察看按讚的成績。光是這麼單純的一點就充滿了算計,真是夠了。那些大企業,如IG、推特、臉書、Tiktok,刻意要讓我們手機成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投放廣告,獲得利潤。你在上面的每一分鐘,對這些富可敵國的企業們來說,是和黃金等值的。他們想的是你的購買力,而不是如何讓你過得更幸福。--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多巴胺的真相"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nnjvkpEmk這一集我想介紹一本書,2022年出版的「拯救手機腦」,作者是瑞典號稱國民心理學家的安得斯‧韓森,書中寫了很多關於手機如何影響人類的實驗,讓我們可以全面性了解手機的危害。我們要從老祖先說起,說明為什麼手機會讓我們成癮。二十萬年前老祖先的大腦,差不多已經和我們是一樣了,沒有什麼改變,想一想,那些還停留在採集果實、獵殺動物的人居然和AI時代的我們,是用同一顆大腦在處理事情的,各位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是不是很想更新大腦版本呢?但事實是,不可能,就是這樣了。這樣的大腦,被設定生活在50-100人的小聚落裡,一生只會認識200個人,為了存活必須不斷的分心,分散注意力避免被猛獸或另一個人吃掉,他們到死前的最後一口氣,每天想的都是:「現在我該怎麼辦?」負面情緒比正面情緒要有用得多,緊張、憂鬱、壓力、提心吊膽,這些都比幸福感還有用。所以簡單講,我們天生就容易杞人憂天,幸福對存活率沒有幫助。我們和老祖先的大腦一樣,唯一的目的是增加存活率。哪裡有食物,哪裡有危險,這些新的資訊都會大大增加生存機率,所以我們都被演化成喜歡新奇的資訊。而鼓勵「喜歡某件事」的方法是大腦會產生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讓人感受到快樂,產生想要繼續下去的慾望,於是就強化了這樣的行為。簡單講,手機成癮就是利用這些演化上原本獎勵的機制,讓我們不斷在新訊息中分泌多巴胺,不斷的小小興奮一下,然後就無法停下來。不只是新訊息產生快感、還有許多的設計,甚至連出現的秒數,都是依照心理學專家的精心打造,只為了讓你多產生一點多巴胺。 例如通知鈴聲、無止境的下一頁、各種推送功能(例如你才點了某間飯店的網頁,一下子就會收到一大堆其他飯店的資訊)、按讚的設計…等等等。附帶一提的是,你以為你按了讚之後,對方的按讚數就會立刻增加一,你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實際上的運作方式是,電腦會經過計算,分批給予對方增加讚的數目,目的是讓多巴胺分次產生,讓對方更忍不住而經常性的點開網頁,察看按讚的成績。光是這麼單純的一點就充滿了算計,真是夠了。那些大企業,如IG、推特、臉書、Tiktok,刻意要讓我們手機成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投放廣告,獲得利潤。你在上面的每一分鐘,對這些富可敵國的企業們來說,是和黃金等值的。他們想的是你的購買力,而不是如何讓你過得更幸福。--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October 06, 2024第33集 我們與手機的距離III16 minutesPlay「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多巴胺的真相"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nnjvkpEmk這一集我想介紹一本書,2022年出版的「拯救手機腦」,作者是瑞典號稱國民心理學家的安得斯‧韓森,書中寫了很多關於手機如何影響人類的實驗,讓我們可以全面性了解手機的危害。我們要從老祖先說起,說明為什麼手機會讓我們成癮。二十萬年前老祖先的大腦,差不多已經和我們是一樣了,沒有什麼改變,想一想,那些還停留在採集果實、獵殺動物的人居然和AI時代的我們,是用同一顆大腦在處理事情的,各位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是不是很想更新大腦版本呢?但事實是,不可能,就是這樣了。這樣的大腦,被設定生活在50-100人的小聚落裡,一生只會認識200個人,為了存活必須不斷的分心,分散注意力避免被猛獸或另一個人吃掉,他們到死前的最後一口氣,每天想的都是:「現在我該怎麼辦?」負面情緒比正面情緒要有用得多,緊張、憂鬱、壓力、提心吊膽,這些都比幸福感還有用。所以簡單講,我們天生就容易杞人憂天,幸福對存活率沒有幫助。我們和老祖先的大腦一樣,唯一的目的是增加存活率。哪裡有食物,哪裡有危險,這些新的資訊都會大大增加生存機率,所以我們都被演化成喜歡新奇的資訊。而鼓勵「喜歡某件事」的方法是大腦會產生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讓人感受到快樂,產生想要繼續下去的慾望,於是就強化了這樣的行為。簡單講,手機成癮就是利用這些演化上原本獎勵的機制,讓我們不斷在新訊息中分泌多巴胺,不斷的小小興奮一下,然後就無法停下來。不只是新訊息產生快感、還有許多的設計,甚至連出現的秒數,都是依照心理學專家的精心打造,只為了讓你多產生一點多巴胺。 例如通知鈴聲、無止境的下一頁、各種推送功能(例如你才點了某間飯店的網頁,一下子就會收到一大堆其他飯店的資訊)、按讚的設計…等等等。附帶一提的是,你以為你按了讚之後,對方的按讚數就會立刻增加一,你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實際上的運作方式是,電腦會經過計算,分批給予對方增加讚的數目,目的是讓多巴胺分次產生,讓對方更忍不住而經常性的點開網頁,察看按讚的成績。光是這麼單純的一點就充滿了算計,真是夠了。那些大企業,如IG、推特、臉書、Tiktok,刻意要讓我們手機成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投放廣告,獲得利潤。你在上面的每一分鐘,對這些富可敵國的企業們來說,是和黃金等值的。他們想的是你的購買力,而不是如何讓你過得更幸福。--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多巴胺的真相" 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cnnjvkpEmk這一集我想介紹一本書,2022年出版的「拯救手機腦」,作者是瑞典號稱國民心理學家的安得斯‧韓森,書中寫了很多關於手機如何影響人類的實驗,讓我們可以全面性了解手機的危害。我們要從老祖先說起,說明為什麼手機會讓我們成癮。二十萬年前老祖先的大腦,差不多已經和我們是一樣了,沒有什麼改變,想一想,那些還停留在採集果實、獵殺動物的人居然和AI時代的我們,是用同一顆大腦在處理事情的,各位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是不是很想更新大腦版本呢?但事實是,不可能,就是這樣了。這樣的大腦,被設定生活在50-100人的小聚落裡,一生只會認識200個人,為了存活必須不斷的分心,分散注意力避免被猛獸或另一個人吃掉,他們到死前的最後一口氣,每天想的都是:「現在我該怎麼辦?」負面情緒比正面情緒要有用得多,緊張、憂鬱、壓力、提心吊膽,這些都比幸福感還有用。所以簡單講,我們天生就容易杞人憂天,幸福對存活率沒有幫助。我們和老祖先的大腦一樣,唯一的目的是增加存活率。哪裡有食物,哪裡有危險,這些新的資訊都會大大增加生存機率,所以我們都被演化成喜歡新奇的資訊。而鼓勵「喜歡某件事」的方法是大腦會產生少量的多巴胺,多巴胺讓人感受到快樂,產生想要繼續下去的慾望,於是就強化了這樣的行為。簡單講,手機成癮就是利用這些演化上原本獎勵的機制,讓我們不斷在新訊息中分泌多巴胺,不斷的小小興奮一下,然後就無法停下來。不只是新訊息產生快感、還有許多的設計,甚至連出現的秒數,都是依照心理學專家的精心打造,只為了讓你多產生一點多巴胺。 例如通知鈴聲、無止境的下一頁、各種推送功能(例如你才點了某間飯店的網頁,一下子就會收到一大堆其他飯店的資訊)、按讚的設計…等等等。附帶一提的是,你以為你按了讚之後,對方的按讚數就會立刻增加一,你這麼想就太天真了,實際上的運作方式是,電腦會經過計算,分批給予對方增加讚的數目,目的是讓多巴胺分次產生,讓對方更忍不住而經常性的點開網頁,察看按讚的成績。光是這麼單純的一點就充滿了算計,真是夠了。那些大企業,如IG、推特、臉書、Tiktok,刻意要讓我們手機成癮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投放廣告,獲得利潤。你在上面的每一分鐘,對這些富可敵國的企業們來說,是和黃金等值的。他們想的是你的購買力,而不是如何讓你過得更幸福。--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