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教师讲物理【初二上】

【第4章小结】


Listen Later

【第4章小结】


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物理老师讲物理。
第4章,我们初步认识了光,人类认识光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光确实很奇妙,明明能看得见,却又抓不住、摸不着,而且还有很多令人费解的特性。我们介绍过从欧几里得到阿尔哈森,经历上千年才理解光的传播方向;还介绍了关于光的色彩,牛顿与笛卡尔的不同见解。牛顿之后,人类是不是就已经把光研究透了呢?并没有。直到19世纪,爱因斯坦还在为世间是否存在一种光的传播介质“以太”而辩论。可见,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没有止境的,需要一代一代的智者和勇士不断的努力,才能推动科学螺旋上升。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
1.什么是光源?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光怎么传播?
光既可以通过空气、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E8 m/s。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或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3.光如何反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
反射的规律是: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三线”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两角”是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是入射光线、发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平面镜如何成像?
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即:正立等大,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像与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实像与虚像有哪些异同?
①实像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能用光屏承接,是倒立的。
②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是正立的。
③实像和虚像都能被眼睛看见。

6.光如何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叫做折射。
空气、水、玻璃三种介质,不论入射角还是折射角,空气中的夹角最大、玻璃中的夹角最小、水次之,即空气>水>玻璃。记住这个,你就不用费心去记不同介质间光线往哪边折射了。这个顺序与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的顺序是一样的,你还可以联系起来一起记。
不论反射还是折射,光路可逆。

7.色彩是怎么来的?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可以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彩的光。
可见光谱之外,还有红外线、紫外线等人眼看不见的光。


【第5章预告】

我们不但要认识光,还要利用光。人类利用光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镜子,镜子分面镜和透镜,面镜我们已经在第4章中探讨过了,接下来,第5章我们就要着重探讨透镜。了解了透镜,你就可以懂得许多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设备的道理,比如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望远镜、显微镜等等。


咱们下一章再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退休老教师讲物理【初二上】By 物理老师卢耀兴


More shows like 退休老教师讲物理【初二上】

View all
趣味物理学 by 树图

趣味物理学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