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正德初年,四川成都府华阳县,有个童生姓蒋名瑜,原是旧家子弟,父母在日,曾聘过陆氏之女。只因丧亲之后,屡遇荒年,家无生计,弄得衣食不周。陆家颇有悔亲之意,因受聘在先,不好启齿。蒋瑜长陆氏三年,一来因手头乏钞,二来因妻子还小,故此十八岁上,还不曾娶妻过门。
他隔壁有个开缎铺的,叫做赵玉吾,为人天性刻薄,惯要在外人面前卖弄家私,及至问他借贷,又分毫不肯。更有一桩不好,极喜谈人闺阃之事,坐下地来,不是说张家扒灰,就是说李家偷汉,所以乡党之内,没有一个不恨他的。年纪四十多岁,止生一子,名唤旭郎。相貌甚不济,又不肯长,十五六岁,只象十二三岁的一般。性子痴痴呆呆,不知天晓日夜。
有个姓何的木客,家资甚富。妻生一子,妾生一女,女比赵旭郎大两岁。玉吾因贪他殷实,两下就做了亲家。不多几时,何氏夫妻,双双病故。彼时女儿十八岁了,玉吾要娶过门,怎奈儿子尚小,不知人事。欲待不娶,又怕他兄妹年相仿佛,况不是一母生的,同居不便。玉吾是要谈论别人的,只愁弄些话靶出来,把与别人谈论。就央媒人去说,先接过门,待儿子略大一大,即便完亲,何家也就许了。及至接过门来,见媳妇容貌又标致,性子又聪明。玉吾甚是欢喜,只怕嫌他儿子痴呆,把媳妇顶在头上过日,任其所欲,求无不与。那晓得何氏是个贞淑女子,嫁鸡随鸡,全没有憎嫌之意。
玉吾家中有两个扇坠,一个是汉玉的,一个是迦楠香的。玉吾用了十余年,不住的吊在扇上,今日用这一个,明日用那一个,其实两件合来,值不上十两之数。他在人前骋富,说值五十两银子。一日要买媳妇的欢心,教妻子拿去,任他拣个中意的用。何氏拿了看不释手,要取这个,又丢不得那个;要取那个,又丢不得这个。玉吾之妻道:“既然两个都爱,你一总拿去罢了,公公要用,他自会买。”何氏果然两个都收了去,一般轮流吊在扇上,若有不用的时节,就将两个结在一处,藏在纸匣之中。玉吾的扇坠,被媳妇取去,终日捏着一把光光的扇子,邻舍家问道:“你那五十两头,如今那里去了?”玉吾道:“一向是房下收在那边,被媳妇看见讨去用了。”众人都笑了一笑。内中也有疑他扒灰,送与媳妇做表记的。也有知道他儿子不中媳妇之意,借死宝去代活宝的。口中不好说出,只得付之一笑。玉吾自悔失言,也只得罢了。
却说蒋瑜因家贫不能从师,终日在家苦读。书房隔壁,就是何氏的卧房,每夜书声不到四更不住。一日何氏问婆道:“隔壁读书的,是个秀才,是个童生?”婆答应道:“是个老童生,你问他怎的?”何氏道:“看他读书这等用心,将来必定有些好处。”他这句话,是无心说的,谁想婆竟认为有意。当晚与玉吾商量道:“媳妇的卧房与蒋家书房隔壁,日间的话无论有心无心,到底不是一件好事。不如我和你搬到后面去,教媳妇搬到前面来,使他朝夕不闻书声,就不动怜才之念了。”玉吾道:“也说得是。”拣了一日,就把两个房换转来。
不想又有凑巧的事,换不上三日,那蒋瑜又移到何氏隔壁,咿咿唔唔读起书来。这是甚么原故?只因蒋瑜是个至诚君子,一向书房做在后面的。此时闻得何氏在他隔壁做房,瓜李之嫌,不得不避,所以移到前面来。赵家搬房之事,又不曾知会他,他那里晓得?本意要避嫌,谁想反惹出嫌来。何氏是个聪明的人,明晓得公婆疑他有邪念,此时听见书声,愈加没趣。只说蒋瑜有意随着他,又愧又恨。玉吾夫妻,正在惊疑之际,又见媳妇面带愧色,一发疑上加疑。玉吾道:“看这样光景,难道做出来了不成?”其妻道:“虽有形迹,没有凭据,不好说破他,且再留心察访。”
看官,你道蒋瑜、何氏两个搬来搬去,弄在一处,无心做出有意的事,可谓极奇极怪了。谁想还有怪事在后,比这桩事更奇十倍,真令人解说不来。一日蒋瑜在架上取书来读,忽然书面上有一件东西,象个石子一般。取来细看,只见:形如鸡蛋而略扁,润似蜜蜡而不黄。手摸似无痕,眼看始知纹路密;远观疑有玷,近觇才识土斑生。做手堪夸,雕砍浑如生就巧;玉情可爱,温柔却似美人肤。历时何止数千年,阅人不知几百辈。
原来是个旧玉的扇坠。蒋瑜大骇道:“我家向无此物,是从那里来的?我闻得本境五圣极灵,难道是他摄来富我的不成?既然神道会摄东西,为什么不摄些银子与我?这些玩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要他怎的?”又想一想道:“玩器也卖得银子出来,不要管他,将来吊在扇上,有人看见要买,就卖与他。但不知价值几何,遇着识货的人,先央他估一估。”就将线穿好了,吊在扇上,走进走出,再不见有人问起。
正德初年,四川成都府华阳县,有个童生姓蒋名瑜,原是旧家子弟,父母在日,曾聘过陆氏之女。只因丧亲之后,屡遇荒年,家无生计,弄得衣食不周。陆家颇有悔亲之意,因受聘在先,不好启齿。蒋瑜长陆氏三年,一来因手头乏钞,二来因妻子还小,故此十八岁上,还不曾娶妻过门。
他隔壁有个开缎铺的,叫做赵玉吾,为人天性刻薄,惯要在外人面前卖弄家私,及至问他借贷,又分毫不肯。更有一桩不好,极喜谈人闺阃之事,坐下地来,不是说张家扒灰,就是说李家偷汉,所以乡党之内,没有一个不恨他的。年纪四十多岁,止生一子,名唤旭郎。相貌甚不济,又不肯长,十五六岁,只象十二三岁的一般。性子痴痴呆呆,不知天晓日夜。
有个姓何的木客,家资甚富。妻生一子,妾生一女,女比赵旭郎大两岁。玉吾因贪他殷实,两下就做了亲家。不多几时,何氏夫妻,双双病故。彼时女儿十八岁了,玉吾要娶过门,怎奈儿子尚小,不知人事。欲待不娶,又怕他兄妹年相仿佛,况不是一母生的,同居不便。玉吾是要谈论别人的,只愁弄些话靶出来,把与别人谈论。就央媒人去说,先接过门,待儿子略大一大,即便完亲,何家也就许了。及至接过门来,见媳妇容貌又标致,性子又聪明。玉吾甚是欢喜,只怕嫌他儿子痴呆,把媳妇顶在头上过日,任其所欲,求无不与。那晓得何氏是个贞淑女子,嫁鸡随鸡,全没有憎嫌之意。
玉吾家中有两个扇坠,一个是汉玉的,一个是迦楠香的。玉吾用了十余年,不住的吊在扇上,今日用这一个,明日用那一个,其实两件合来,值不上十两之数。他在人前骋富,说值五十两银子。一日要买媳妇的欢心,教妻子拿去,任他拣个中意的用。何氏拿了看不释手,要取这个,又丢不得那个;要取那个,又丢不得这个。玉吾之妻道:“既然两个都爱,你一总拿去罢了,公公要用,他自会买。”何氏果然两个都收了去,一般轮流吊在扇上,若有不用的时节,就将两个结在一处,藏在纸匣之中。玉吾的扇坠,被媳妇取去,终日捏着一把光光的扇子,邻舍家问道:“你那五十两头,如今那里去了?”玉吾道:“一向是房下收在那边,被媳妇看见讨去用了。”众人都笑了一笑。内中也有疑他扒灰,送与媳妇做表记的。也有知道他儿子不中媳妇之意,借死宝去代活宝的。口中不好说出,只得付之一笑。玉吾自悔失言,也只得罢了。
却说蒋瑜因家贫不能从师,终日在家苦读。书房隔壁,就是何氏的卧房,每夜书声不到四更不住。一日何氏问婆道:“隔壁读书的,是个秀才,是个童生?”婆答应道:“是个老童生,你问他怎的?”何氏道:“看他读书这等用心,将来必定有些好处。”他这句话,是无心说的,谁想婆竟认为有意。当晚与玉吾商量道:“媳妇的卧房与蒋家书房隔壁,日间的话无论有心无心,到底不是一件好事。不如我和你搬到后面去,教媳妇搬到前面来,使他朝夕不闻书声,就不动怜才之念了。”玉吾道:“也说得是。”拣了一日,就把两个房换转来。
不想又有凑巧的事,换不上三日,那蒋瑜又移到何氏隔壁,咿咿唔唔读起书来。这是甚么原故?只因蒋瑜是个至诚君子,一向书房做在后面的。此时闻得何氏在他隔壁做房,瓜李之嫌,不得不避,所以移到前面来。赵家搬房之事,又不曾知会他,他那里晓得?本意要避嫌,谁想反惹出嫌来。何氏是个聪明的人,明晓得公婆疑他有邪念,此时听见书声,愈加没趣。只说蒋瑜有意随着他,又愧又恨。玉吾夫妻,正在惊疑之际,又见媳妇面带愧色,一发疑上加疑。玉吾道:“看这样光景,难道做出来了不成?”其妻道:“虽有形迹,没有凭据,不好说破他,且再留心察访。”
看官,你道蒋瑜、何氏两个搬来搬去,弄在一处,无心做出有意的事,可谓极奇极怪了。谁想还有怪事在后,比这桩事更奇十倍,真令人解说不来。一日蒋瑜在架上取书来读,忽然书面上有一件东西,象个石子一般。取来细看,只见:形如鸡蛋而略扁,润似蜜蜡而不黄。手摸似无痕,眼看始知纹路密;远观疑有玷,近觇才识土斑生。做手堪夸,雕砍浑如生就巧;玉情可爱,温柔却似美人肤。历时何止数千年,阅人不知几百辈。
原来是个旧玉的扇坠。蒋瑜大骇道:“我家向无此物,是从那里来的?我闻得本境五圣极灵,难道是他摄来富我的不成?既然神道会摄东西,为什么不摄些银子与我?这些玩器,寒不可衣,饥不可食,要他怎的?”又想一想道:“玩器也卖得银子出来,不要管他,将来吊在扇上,有人看见要买,就卖与他。但不知价值几何,遇着识货的人,先央他估一估。”就将线穿好了,吊在扇上,走进走出,再不见有人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