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从4岁开始学二胡,到如今,16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让依妙成长为中国民乐界新生代的代表,那破茧成蝶的绽放,格外耀眼。
有人说,学“艺”的人,要有灵性,最怕的就是“钝”,可依妙却说,小时候自己身上的那股子“轴劲”与“钝感力”成就了她。
也有人说,学“艺”的人,性格要张扬外向,太腼腆、太内敛不适合表达。可依妙,台上、台下就是判若两人的存在。那个安静的坐在琴房里练琴的是她,说话时轻声细语的是她,舞台上边唱边跳,又酷又飒的还是她。我们似乎很难用几个简单粗暴的词语去定义这个内外兼修的女孩子。
在二胡技艺上以炉火纯青的依妙,仍然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完美。流于复制经典,必将沦为“匠人”。二胡的出路,在哪里?于是,她只身赴美,在顶尖音乐学院里学作曲、学创作,学音乐教学... 让更多种尝试,带来更多种可能。
音乐对她而言,是人与人心灵相通的物质,而二胡就是其传播的媒介。她不惧怕活在爷爷、父亲的光芒之下,也不惧怕“二胡世家”的头衔,她想走的是一条创新与求变的音乐之路,让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结合。她希望,自己能是那个身先士卒的人,用自己的一份热爱感染更多中国民乐人,推动二胡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为中国民乐尽一点绵薄之力。
而她的音乐到底魅力何在?难以言说,你要亲自听了这期节目和她的演奏才能明白。
本期嘉宾:
陈依妙,陈氏二胡演奏非遗传承人,中国三大职业二胡比赛金奖大满贯获得者。4岁起随祖父、父亲学习二胡,琴龄超过16年。曾发表个人单曲《金字经·胡琴》、《途中》、《初征》等。曾与郎朗、汉斯·季默等多位世界重量级音乐大师合作。2021年陈依妙以全额奖学金考入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写作与制作。现在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攻读研究生。
故事线索与频道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搜索“美华文化生活”。访问www.meihuamag.com,阅读《美华》杂志电子版。
从4岁开始学二胡,到如今,16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让依妙成长为中国民乐界新生代的代表,那破茧成蝶的绽放,格外耀眼。
有人说,学“艺”的人,要有灵性,最怕的就是“钝”,可依妙却说,小时候自己身上的那股子“轴劲”与“钝感力”成就了她。
也有人说,学“艺”的人,性格要张扬外向,太腼腆、太内敛不适合表达。可依妙,台上、台下就是判若两人的存在。那个安静的坐在琴房里练琴的是她,说话时轻声细语的是她,舞台上边唱边跳,又酷又飒的还是她。我们似乎很难用几个简单粗暴的词语去定义这个内外兼修的女孩子。
在二胡技艺上以炉火纯青的依妙,仍然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完美。流于复制经典,必将沦为“匠人”。二胡的出路,在哪里?于是,她只身赴美,在顶尖音乐学院里学作曲、学创作,学音乐教学... 让更多种尝试,带来更多种可能。
音乐对她而言,是人与人心灵相通的物质,而二胡就是其传播的媒介。她不惧怕活在爷爷、父亲的光芒之下,也不惧怕“二胡世家”的头衔,她想走的是一条创新与求变的音乐之路,让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相结合。她希望,自己能是那个身先士卒的人,用自己的一份热爱感染更多中国民乐人,推动二胡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也为中国民乐尽一点绵薄之力。
而她的音乐到底魅力何在?难以言说,你要亲自听了这期节目和她的演奏才能明白。
本期嘉宾:
陈依妙,陈氏二胡演奏非遗传承人,中国三大职业二胡比赛金奖大满贯获得者。4岁起随祖父、父亲学习二胡,琴龄超过16年。曾发表个人单曲《金字经·胡琴》、《途中》、《初征》等。曾与郎朗、汉斯·季默等多位世界重量级音乐大师合作。2021年陈依妙以全额奖学金考入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写作与制作。现在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攻读研究生。
故事线索与频道问题,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搜索“美华文化生活”。访问www.meihuamag.com,阅读《美华》杂志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