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播留言 | 最近,从小米、华为、到吉利、苹果、OPPO…..大公司之间频发关于商业秘密的舆论战和法律战,总是不免有打工人牵扯其中。你会不会也担心:万一跳槽摊上这种事那怎么办?
前脚刚从老东家离职,后脚新公司就让你“发挥一下之前的经验”,这中间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什么能带走,什么碰都不能碰?你的电脑里,会不会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文件?有没有接到过以咨询公司为名的电话邀约?(我有....) 在商业秘密背后,中美科技的人才争夺战打到哪里了?
本期节目,我和好朋友高律就一起来聊聊高新技术行业的商业秘密大坑。和其他的知识产权纷争不同,商业秘密往往和具体员工的实际行为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掉进陷阱。
我们会从最近苹果告OPPO的真实案例开始分析,一个华人工程师,用U盘拷了63份文档,被苹果告上法庭;也会聊到中、美、欧、中东等地区现在知识产权谈判的新趋势。
欢迎收听!
🎧
本期主播Zhuoran:Fungimind主创,AI治理研究者,重点关注科技法、STS和技术在垂直行业的扩散。
高至人:红圈所律师,微电子和法律双背景,专注知识产权诉讼和非诉业务,特别是专利、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专利无效程序、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诉讼、知识产权许可、尽职调查等;近期曾代表美国某知名通信技术企业在中国应对数十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代表美国某知名半导体公司应对与某美国非专利实施实体(NPE)之间的专利侵权诉讼及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并获胜诉等。
🌲
SHOWNOTES00:08 最近怎么这么多商业泄密相关的新闻?苹果、小米、华为、OPPO、杜邦、google.....
02:25 聊聊苹果 v. OPPO 30页起诉书
这位华人工程师为什么要冲动到用公司配发的手机发微信?
04:03 商业秘密侵权的证据链
06:45 商业秘密对科技公司是商业战略
09:02 OPPO有可能在苹果的诉讼中脱身吗?
11:23 如何认定一个人是泄密了?
13:19 中美贸易谈判背景下的立法调整
15:40 商业秘密诉讼,原告胜诉为什么难?
22:47 在科技大厂工作,打工人有没有隐私权?
23:24 硅谷反向人才收购的新趋势:不收购股权,直接挖走核心人才
28:45 给高科技职场人的实用建议:分清经验和商业秘密
31:20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作为技术许可方,但如何避免把学生变竞争对手?
42:00 加州的独特文化和美国法律的碎片化:竞业禁止不管用
49:32 商业秘密案件激增
53:23 商业秘密案件的可怕数据:动不动就上亿
57:08 Waymo v. Uber经典案例
59:22 医疗器械领域的"拖垮战术”:律师在保密证据制度下有多难?
59:40 用商业秘密诉讼作为武器,投资泡汤
01:02:20 商业秘密的战略:半导体、化学化工、制药与标准必要专利(SEP)
🔍
1.反向人才收购:反垄断下的硅谷对策
2.老资料:苹果如何保护自己idea秘密?所有原型都用激光标记了序列号,并由中央跟踪系统(称为 iTrack)进行跟踪。
3.Apple起诉书和案件时间线整理:
由于诉讼并未有结论,我们只在这里快速梳理一下诉讼中所涉及的时间线。但一个事实是肯定的:在硅谷现在日渐频繁的反向人才收购和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需要被提到更高的战略位置。
🎵
BGM:
本期播客的文字将会陆续在我们的网站(thefungimind.com)、小红书、公众号同步更新。
By 智幻时刻Fungimind主播留言 | 最近,从小米、华为、到吉利、苹果、OPPO…..大公司之间频发关于商业秘密的舆论战和法律战,总是不免有打工人牵扯其中。你会不会也担心:万一跳槽摊上这种事那怎么办?
前脚刚从老东家离职,后脚新公司就让你“发挥一下之前的经验”,这中间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什么能带走,什么碰都不能碰?你的电脑里,会不会也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文件?有没有接到过以咨询公司为名的电话邀约?(我有....) 在商业秘密背后,中美科技的人才争夺战打到哪里了?
本期节目,我和好朋友高律就一起来聊聊高新技术行业的商业秘密大坑。和其他的知识产权纷争不同,商业秘密往往和具体员工的实际行为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会掉进陷阱。
我们会从最近苹果告OPPO的真实案例开始分析,一个华人工程师,用U盘拷了63份文档,被苹果告上法庭;也会聊到中、美、欧、中东等地区现在知识产权谈判的新趋势。
欢迎收听!
🎧
本期主播Zhuoran:Fungimind主创,AI治理研究者,重点关注科技法、STS和技术在垂直行业的扩散。
高至人:红圈所律师,微电子和法律双背景,专注知识产权诉讼和非诉业务,特别是专利、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专利无效程序、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诉讼、知识产权许可、尽职调查等;近期曾代表美国某知名通信技术企业在中国应对数十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代表美国某知名半导体公司应对与某美国非专利实施实体(NPE)之间的专利侵权诉讼及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并获胜诉等。
🌲
SHOWNOTES00:08 最近怎么这么多商业泄密相关的新闻?苹果、小米、华为、OPPO、杜邦、google.....
02:25 聊聊苹果 v. OPPO 30页起诉书
这位华人工程师为什么要冲动到用公司配发的手机发微信?
04:03 商业秘密侵权的证据链
06:45 商业秘密对科技公司是商业战略
09:02 OPPO有可能在苹果的诉讼中脱身吗?
11:23 如何认定一个人是泄密了?
13:19 中美贸易谈判背景下的立法调整
15:40 商业秘密诉讼,原告胜诉为什么难?
22:47 在科技大厂工作,打工人有没有隐私权?
23:24 硅谷反向人才收购的新趋势:不收购股权,直接挖走核心人才
28:45 给高科技职场人的实用建议:分清经验和商业秘密
31:20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作为技术许可方,但如何避免把学生变竞争对手?
42:00 加州的独特文化和美国法律的碎片化:竞业禁止不管用
49:32 商业秘密案件激增
53:23 商业秘密案件的可怕数据:动不动就上亿
57:08 Waymo v. Uber经典案例
59:22 医疗器械领域的"拖垮战术”:律师在保密证据制度下有多难?
59:40 用商业秘密诉讼作为武器,投资泡汤
01:02:20 商业秘密的战略:半导体、化学化工、制药与标准必要专利(SEP)
🔍
1.反向人才收购:反垄断下的硅谷对策
2.老资料:苹果如何保护自己idea秘密?所有原型都用激光标记了序列号,并由中央跟踪系统(称为 iTrack)进行跟踪。
3.Apple起诉书和案件时间线整理:
由于诉讼并未有结论,我们只在这里快速梳理一下诉讼中所涉及的时间线。但一个事实是肯定的:在硅谷现在日渐频繁的反向人才收购和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需要被提到更高的战略位置。
🎵
BGM:
本期播客的文字将会陆续在我们的网站(thefungimind.com)、小红书、公众号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