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8 教练吧(播客)

E444-《MBTI大揭秘:你到底是I人还是E人?心理学博士带你深度剖析》评心而论


Listen Later

在这一期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了MBTI的起源及其影响力,特别是其背后的母女传奇故事。节目中,我们讨论了MBTI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内外向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亲子关系和职场发展。通过嘉宾的分享,我们还探讨了在社交场合中获取能量的不同方式,以及如何通过自我认知来提升生活质量。你是否也在思考自己更偏向内向还是外向?让我们一起揭开MBTI的神秘面纱吧!


 

【时间线】

00:02:05:弗兰克的内心震撼:荣格性格理论与MBTI的启示
00:04:08:揭秘荣格的“性格八围理论”:探索人的性格类型与能量获取方式
00:08:19:工作中的孤独与放松:一个人的旅行和电影之旅
00:12:31:揭秘人格类型论与特质论:MBTI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00:16:41:特质论与类型论:了解人格科学的两种观点
00:20:52:探究人格测评的准确度与实用性:能力、意愿和行为的评估。
00:25:00:如何区分内向与外向?类型论与特质论的差异分析
00:29:11:内向还是外向?揭秘巴纳姆效应的欺骗性。
00:33:23:精确标签还是大致了解?探索人格心理学的迷思与选择。
00:37:32:自我认知工具的价值:探索人格、价值观和行为的科学方法
00:41:42:探索优势与改善生活:自我认知测评的解读与应用
00:45:52:解读自我:探索内心的力量与冲突化解


 

【摘要】

深入解析MBTI及其发展历程
本次讨论的主题是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首先回顾了MBTI的发展史,然后从四个方向进行深入探讨:获取能量的态度(外向和内向)、面对事物的态度、收集信息的功能和判断信息的功能。会议还提到了MBTI的背景来源于荣格的《人的性格类型》一书,以及荣格提出的性格八维理论。最后,讨论了如何在MBTI中进行自我评估,以及如何理解和判断自己的性格类型。

MBTI与个人能量获取方式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在四下无人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待着,向内获取能量。讲者认为这种行为并不正常,但在自己看来却是很美妙的。讲者分享了自己在参加活动、工作坊等场合的经历,以及在旅行、看电影等私人活动中的感受。讲者认为,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开车去五大湖等行为并不是孤独,而是享受独处的美好。总的来说,讲者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异常,而是喜欢独处的生活方式。

线上办公与MBTI人格类型理论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讲者对于线上办公和在线教育的看法,认为线上办公和在线教育可以节省时间,减少人际交往,有利于保持精力。同时,讲者提到了MBTI人格测评理论,认为MBTI将人格分为类型和特质两个层面,特质论强调个体在某一特质上的不同表现,而类型论则将人格划分为独立的、不连续的类别。讲者认为,现在的心理学理论更多地从特质论的角度出发,但MBTI官方解释为偏好,而非贴标签。

类型论与特质论的探讨与选择
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特质论和类型论在人格测评中的应用。特质论通过细致的量表形式来评估个体的特质,而类型论则是通过将个体归类到不同的类型中。随着统计学的发展,类型论逐渐被特质论所取代,因为类型论不太适用于量表方法。然而,MBTI等类型论仍然试图在荣格的类型基础上进行发展。在人格测评中,行为表现受到能力、意愿等因素的影响,而特质则是个体稳定的特点。通过描述性语句来评估个体的行为倾向性,可以展现出个体的偏好。

测评工具的准确性与应用探讨
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测评工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题量增加可能会提高测评的准确度,但同时也会增加人们的疲劳感。网上的一些测评工具,如30道题的测试,可能会影响人的性格特质判断。然而,这些工具也有其优点,如简单易用,容易让老百姓理解。类型论和特质论在测评中各有优劣,类型论在快速分类时更有用,而特质论在表现倾向和行为特征时可能更准确。总之,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景来决定。

自评的准确性及其局限性
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自评的准确性问题。讲者认为自评并不是最准确的测评方式,因为人们往往会受到心理暗示,倾向于选择符合自己预期的标签。然而,通过统计方法,可以找出一个描述个人特质的区间,从而更准确地描述个人情况。讲者还提到,现有的测评工具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达,但实际上它们更倾向于特质论。最后,讲者认为,人们学习占星、塔罗、五行八字等传统文化时,往往只需要了解大概的意思,而不需要过于精确。

心理学专业与科普的挑战与困惑
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专业人士在科普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讲者提到,虽然专业人士在研究领域有深入的了解,但在向普通人科普时,往往难以避免贴标签。同时,科普工作需要在严谨性和通俗易懂之间找到平衡。讲者认为,科普的最大难度在于如何让普通人理解专业知识,同时又不影响其兴趣。此外,讲者还提到了自我认知工具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工具不需要过于科学或经过验证,只需提供一个理论分析人格的框架即可。

测评工具的双面性与自我认知的深度探索
讨论了测评在自我认知和人员选拔中的应用。讲者认为,测评可以作为自我认知的工具,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但也可能导致认知偏差。在人员选拔中,简单的类型判断可能不足以做出准确决策,需要结合分数处理和教练的指导。此外,讲者提到了心理安慰剂效应,认为测评可能会让人产生自我满足感,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认知偏差。因此,测评应该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一味依赖。

自我认知与心理安慰剂的双面性
讨论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认为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动机,从而更好地生活。同时,自我认知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但是,自我认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需要不断地去面对现实,解决冲突,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练的角色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

教练引导下的自我发现与成长
在这段内容中,讲者强调了教练在帮助个人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方面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提问和共创,教练可以帮助人们理性看待自己,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和方向。同时,讲者也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有些人值得拯救。此外,讲者还提到了节目在测评方向上的细致讨论,以及听众对节目的积极反馈,这些都给了他继续录制的动力。最后,讲者表示下一期节目将围绕MBTI的态度方向展开,特别是P这个饱受争议的话题。
 

 

欢迎访问Coach8官网:https://jl8.cn  与我们交流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Coach8 教练吧(播客)By Coach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