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我們節目的第一個專題,配合驕傲月,會挑選美國從1960年代至2000年前後相關的影視作品,包括劇情片、紀錄片及前衛電影,這些作品都是台灣影迷可能較少被談論到或放映的,同時卻也都是影史中重要的製作。
第一部作品選了威廉·佛雷金(William Friedkin)導演早期的作品樂隊男孩(Boys in the band, 1970),這部作品不論是原版舞台劇或是電影作品,都是美國當時的里程碑,第一次有作品直接談論了性少數的社群,甚至是直接以男同志角色門作為主角。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一人錄製作品,若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希望都可以回饋給我們。專題之後的單集,目前都有規劃會邀請大家可能都熟悉的朋友一同參與,請大家未來多多支持。
相關連結:
被消失的存在: 海斯法典下好萊塢電影的同志角色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hJJeT8zN2R9CkFv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xr5dkru07q801ui5gak52hd/comments
By 私人河流我們節目的第一個專題,配合驕傲月,會挑選美國從1960年代至2000年前後相關的影視作品,包括劇情片、紀錄片及前衛電影,這些作品都是台灣影迷可能較少被談論到或放映的,同時卻也都是影史中重要的製作。
第一部作品選了威廉·佛雷金(William Friedkin)導演早期的作品樂隊男孩(Boys in the band, 1970),這部作品不論是原版舞台劇或是電影作品,都是美國當時的里程碑,第一次有作品直接談論了性少數的社群,甚至是直接以男同志角色門作為主角。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一人錄製作品,若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希望都可以回饋給我們。專題之後的單集,目前都有規劃會邀請大家可能都熟悉的朋友一同參與,請大家未來多多支持。
相關連結:
被消失的存在: 海斯法典下好萊塢電影的同志角色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hJJeT8zN2R9CkFv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xr5dkru07q801ui5gak52hd/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