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July 24, 2025EP05 預言成全民話題:7月5日地震背後的集體焦慮 地震第二部分14 minutesPlay🎧 本集重點段落:各界看法整理🔵 1. 一般民眾反應(街頭、網友、社群)「本來當玩笑,後來越來越多朋友轉傳就有點毛」「手機跳出地震通知那瞬間真的心涼一截」「大家沒真的怕地震,是怕萬一不信有事自己沒準備」「反正我就是囤水,萬一沒事也能喝」2. 專家與學者看法(心理、地質、媒體觀察)地質學者:強調「台灣地震難以精確預測」,呼籲不要將漫畫當科學證據。心理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集體焦慮投射」現象,與疫情後的不安全感有關。媒體觀察者:批評媒體轉載未經查證內容,引導恐慌情緒。有節目甚至在預言前夕播出「7月5日避災懶人包」,強化災難預期心理。🔴 3. 商業與網紅行銷行為有超商推出「7月5日限時防災組合包」網紅開直播倒數「7月5日會不會來?」吸引流量有命理師直播開運法、預告後續地震時機短影音平台出現大量「我7/5那天在做什麼」類型創作你那天在做什麼?是準備好了瓶裝水?還是邊滑手機邊等看有沒有「震」出點什麼?--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ShareView all episodesBy 剪影先生July 24, 2025EP05 預言成全民話題:7月5日地震背後的集體焦慮 地震第二部分14 minutesPlay🎧 本集重點段落:各界看法整理🔵 1. 一般民眾反應(街頭、網友、社群)「本來當玩笑,後來越來越多朋友轉傳就有點毛」「手機跳出地震通知那瞬間真的心涼一截」「大家沒真的怕地震,是怕萬一不信有事自己沒準備」「反正我就是囤水,萬一沒事也能喝」2. 專家與學者看法(心理、地質、媒體觀察)地質學者:強調「台灣地震難以精確預測」,呼籲不要將漫畫當科學證據。心理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集體焦慮投射」現象,與疫情後的不安全感有關。媒體觀察者:批評媒體轉載未經查證內容,引導恐慌情緒。有節目甚至在預言前夕播出「7月5日避災懶人包」,強化災難預期心理。🔴 3. 商業與網紅行銷行為有超商推出「7月5日限時防災組合包」網紅開直播倒數「7月5日會不會來?」吸引流量有命理師直播開運法、預告後續地震時機短影音平台出現大量「我7/5那天在做什麼」類型創作你那天在做什麼?是準備好了瓶裝水?還是邊滑手機邊等看有沒有「震」出點什麼?--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 本集重點段落:各界看法整理🔵 1. 一般民眾反應(街頭、網友、社群)「本來當玩笑,後來越來越多朋友轉傳就有點毛」「手機跳出地震通知那瞬間真的心涼一截」「大家沒真的怕地震,是怕萬一不信有事自己沒準備」「反正我就是囤水,萬一沒事也能喝」2. 專家與學者看法(心理、地質、媒體觀察)地質學者:強調「台灣地震難以精確預測」,呼籲不要將漫畫當科學證據。心理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集體焦慮投射」現象,與疫情後的不安全感有關。媒體觀察者:批評媒體轉載未經查證內容,引導恐慌情緒。有節目甚至在預言前夕播出「7月5日避災懶人包」,強化災難預期心理。🔴 3. 商業與網紅行銷行為有超商推出「7月5日限時防災組合包」網紅開直播倒數「7月5日會不會來?」吸引流量有命理師直播開運法、預告後續地震時機短影音平台出現大量「我7/5那天在做什麼」類型創作你那天在做什麼?是準備好了瓶裝水?還是邊滑手機邊等看有沒有「震」出點什麼?--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July 24, 2025EP05 預言成全民話題:7月5日地震背後的集體焦慮 地震第二部分14 minutesPlay🎧 本集重點段落:各界看法整理🔵 1. 一般民眾反應(街頭、網友、社群)「本來當玩笑,後來越來越多朋友轉傳就有點毛」「手機跳出地震通知那瞬間真的心涼一截」「大家沒真的怕地震,是怕萬一不信有事自己沒準備」「反正我就是囤水,萬一沒事也能喝」2. 專家與學者看法(心理、地質、媒體觀察)地質學者:強調「台灣地震難以精確預測」,呼籲不要將漫畫當科學證據。心理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集體焦慮投射」現象,與疫情後的不安全感有關。媒體觀察者:批評媒體轉載未經查證內容,引導恐慌情緒。有節目甚至在預言前夕播出「7月5日避災懶人包」,強化災難預期心理。🔴 3. 商業與網紅行銷行為有超商推出「7月5日限時防災組合包」網紅開直播倒數「7月5日會不會來?」吸引流量有命理師直播開運法、預告後續地震時機短影音平台出現大量「我7/5那天在做什麼」類型創作你那天在做什麼?是準備好了瓶裝水?還是邊滑手機邊等看有沒有「震」出點什麼?--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 本集重點段落:各界看法整理🔵 1. 一般民眾反應(街頭、網友、社群)「本來當玩笑,後來越來越多朋友轉傳就有點毛」「手機跳出地震通知那瞬間真的心涼一截」「大家沒真的怕地震,是怕萬一不信有事自己沒準備」「反正我就是囤水,萬一沒事也能喝」2. 專家與學者看法(心理、地質、媒體觀察)地質學者:強調「台灣地震難以精確預測」,呼籲不要將漫畫當科學證據。心理學者:認為這是一種「集體焦慮投射」現象,與疫情後的不安全感有關。媒體觀察者:批評媒體轉載未經查證內容,引導恐慌情緒。有節目甚至在預言前夕播出「7月5日避災懶人包」,強化災難預期心理。🔴 3. 商業與網紅行銷行為有超商推出「7月5日限時防災組合包」網紅開直播倒數「7月5日會不會來?」吸引流量有命理師直播開運法、預告後續地震時機短影音平台出現大量「我7/5那天在做什麼」類型創作你那天在做什麼?是準備好了瓶裝水?還是邊滑手機邊等看有沒有「震」出點什麼?--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