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近幾年,教養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公領域的介入,譬如國家針對了「脆弱家庭」提供支持與監看,預防兒童虐待、忽略或不當管教。但這些介入對於弱勢家庭而言,是助力還是壓力?
本集來賓是從事兒少保護相關工作的社工外聘督導黃瑋瑩,在組織內接觸第一線弱勢家庭,她看見這些家長面臨的不只是經濟上的困窘,也有教養資源與支持系統上的困頓。在這些有限的條件下,他們其實很難做到社會期待的理想爸媽:「譬如他們比較常使用體罰,這是用來展現他們對孩子管教的認真。」
當社工與老師多數代表的是中產階級的價值觀與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到這些家庭?在理解這些階級的差距以後,又可以如何相互理解、提供協助?
本集重點:
03:46 看見脆弱家庭:如何定義所謂的「高風險」?
08:30 脆弱家庭父母的教養困境
16:04 如何協助脆弱家庭執行親子教養?
24:46 理解教養腳本是誰的?讓他們滿足「最低限度的充足照顧」
28:40 部分社工,也來自弱勢家庭
31:26 身為亞斯兒母親的教養經驗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大家來談拚教養》】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了解更多《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書訊:http://homepage.ntu.edu.tw/~pclan/childrearingtw.html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蔡恩禮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近幾年,教養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公領域的介入,譬如國家針對了「脆弱家庭」提供支持與監看,預防兒童虐待、忽略或不當管教。但這些介入對於弱勢家庭而言,是助力還是壓力?
本集來賓是從事兒少保護相關工作的社工外聘督導黃瑋瑩,在組織內接觸第一線弱勢家庭,她看見這些家長面臨的不只是經濟上的困窘,也有教養資源與支持系統上的困頓。在這些有限的條件下,他們其實很難做到社會期待的理想爸媽:「譬如他們比較常使用體罰,這是用來展現他們對孩子管教的認真。」
當社工與老師多數代表的是中產階級的價值觀與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到這些家庭?在理解這些階級的差距以後,又可以如何相互理解、提供協助?
本集重點:
03:46 看見脆弱家庭:如何定義所謂的「高風險」?
08:30 脆弱家庭父母的教養困境
16:04 如何協助脆弱家庭執行親子教養?
24:46 理解教養腳本是誰的?讓他們滿足「最低限度的充足照顧」
28:40 部分社工,也來自弱勢家庭
31:26 身為亞斯兒母親的教養經驗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大家來談拚教養》】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了解更多《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書訊:http://homepage.ntu.edu.tw/~pclan/childrearingtw.html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蔡恩禮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近幾年,教養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公領域的介入,譬如國家針對了「脆弱家庭」提供支持與監看,預防兒童虐待、忽略或不當管教。但這些介入對於弱勢家庭而言,是助力還是壓力?
本集來賓是從事兒少保護相關工作的社工外聘督導黃瑋瑩,在組織內接觸第一線弱勢家庭,她看見這些家長面臨的不只是經濟上的困窘,也有教養資源與支持系統上的困頓。在這些有限的條件下,他們其實很難做到社會期待的理想爸媽:「譬如他們比較常使用體罰,這是用來展現他們對孩子管教的認真。」
當社工與老師多數代表的是中產階級的價值觀與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到這些家庭?在理解這些階級的差距以後,又可以如何相互理解、提供協助?
本集重點:
03:46 看見脆弱家庭:如何定義所謂的「高風險」?
08:30 脆弱家庭父母的教養困境
16:04 如何協助脆弱家庭執行親子教養?
24:46 理解教養腳本是誰的?讓他們滿足「最低限度的充足照顧」
28:40 部分社工,也來自弱勢家庭
31:26 身為亞斯兒母親的教養經驗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大家來談拚教養》】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了解更多《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書訊:http://homepage.ntu.edu.tw/~pclan/childrearingtw.html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蔡恩禮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近幾年,教養方式受到越來越多公領域的介入,譬如國家針對了「脆弱家庭」提供支持與監看,預防兒童虐待、忽略或不當管教。但這些介入對於弱勢家庭而言,是助力還是壓力?
本集來賓是從事兒少保護相關工作的社工外聘督導黃瑋瑩,在組織內接觸第一線弱勢家庭,她看見這些家長面臨的不只是經濟上的困窘,也有教養資源與支持系統上的困頓。在這些有限的條件下,他們其實很難做到社會期待的理想爸媽:「譬如他們比較常使用體罰,這是用來展現他們對孩子管教的認真。」
當社工與老師多數代表的是中產階級的價值觀與方法,是否真的可以幫助到這些家庭?在理解這些階級的差距以後,又可以如何相互理解、提供協助?
本集重點:
03:46 看見脆弱家庭:如何定義所謂的「高風險」?
08:30 脆弱家庭父母的教養困境
16:04 如何協助脆弱家庭執行親子教養?
24:46 理解教養腳本是誰的?讓他們滿足「最低限度的充足照顧」
28:40 部分社工,也來自弱勢家庭
31:26 身為亞斯兒母親的教養經驗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大家來談拚教養》】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了解更多《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書訊:http://homepage.ntu.edu.tw/~pclan/childrearingtw.html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蔡恩禮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