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城與我們

EP08 | 在城市中心跳我們的舞 ft. 邱瑗X黃國威【謝佩霓 | 我城與我們】


Listen Later

['

「表演場館要找到與城市的連結,表演藝術才能走到民眾的生活裡。」

\n

 

\n

在香港從事藝術管理工作多年的黃國威,2021年年中決定來台發展,出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營運副總監,到任時發現衛武營有很開放的場域,很多民眾都會在場館週邊晨運散步,因此開始思考怎麼去利用不同的公共空間,提供服務給他們,讓這些人可以看到場館內的展演活動。

\n

 

\n

擁有逾30年豐富藝術行政管理經驗的邱瑗,於2018年接掌「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認為要營運場館必須要先認識這座城市,另外也指出現今台灣已進入場館年代,包含與表演團隊的共生共榮,以及與國際場館之間的節目共製、藝術家等的合作都非常重要。

\n

 

\n

這一集聽邱瑗與黃國威談關於劇團╱舞團在香港端和台灣端的創作生態,並分享在場館年代,場館與城市的連結,以及不同場館之間合作關係建立的一些觀察與思考。

\n

 

\n

來賓介紹

\n

邱瑗:具跨越音樂、戲劇的獨特完整學經歷背景,為表演藝術資深製作人,長年投入藝術行政工作,對於國際網絡相當熟稔,現為「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

\n

 

\n

黃國威(Raymond Wong):曾任職香港藝術中心、中英劇團、香港兒童音樂劇團、城市當代舞蹈團行政總監等藝術機構。現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營運副總監。

\n

 

\n

精彩重點

\n

13:55  現今場館跟場館之間如果沒有合作就不容易做好一個藝術製作

\n

18:03  場館服務對象可以包含在場館週邊使用公共空間的民眾

\n

22:26  每個場館要夠接地氣發展出個別的地方性格,表演藝術才能走到民眾的生活裡面

\n

27:00  香港劇團或舞團通常會先思考要創作的內容後才找資源,不會為了要國際合作而製作節目

\n

33:44  邱瑗指出在為製作找贊助前必須先認識企業,讓企業和我們交朋友

\n

40:40  不管台灣或香港對藝文的支持都是救急不救窮

\n

 

\n

----------------------------------

\n

【《我城與我們》為「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委託鏡好鏡製播】

\n

每週一和四,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節目小鈴鐺、按下愛心收藏、並給予5星評價,持續關注節目動態!

\n

製作人:佘國瑩     錄音與後製:劉寶苓

\n

 

\n

| 收聽更多《我城與我們》精彩節目: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39

\n

| 瞭解更多臺港訊息,追蹤「走台步」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tep

\n

| 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

「表演場館要找到與城市的連結,表演藝術才能走到民眾的生活裡。」

\n

 

\n

在香港從事藝術管理工作多年的黃國威,2021年年中決定來台發展,出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營運副總監,到任時發現衛武營有很開放的場域,很多民眾都會在場館週邊晨運散步,因此開始思考怎麼去利用不同的公共空間,提供服務給他們,讓這些人可以看到場館內的展演活動。

\n

 

\n

擁有逾30年豐富藝術行政管理經驗的邱瑗,於2018年接掌「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認為要營運場館必須要先認識這座城市,另外也指出現今台灣已進入場館年代,包含與表演團隊的共生共榮,以及與國際場館之間的節目共製、藝術家等的合作都非常重要。

\n

 

\n

這一集聽邱瑗與黃國威談關於劇團╱舞團在香港端和台灣端的創作生態,並分享在場館年代,場館與城市的連結,以及不同場館之間合作關係建立的一些觀察與思考。

\n

 

\n

來賓介紹

\n

邱瑗:具跨越音樂、戲劇的獨特完整學經歷背景,為表演藝術資深製作人,長年投入藝術行政工作,對於國際網絡相當熟稔,現為「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

\n

 

\n

黃國威(Raymond Wong):曾任職香港藝術中心、中英劇團、香港兒童音樂劇團、城市當代舞蹈團行政總監等藝術機構。現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營運副總監。

\n

 

\n

精彩重點

\n

13:55  現今場館跟場館之間如果沒有合作就不容易做好一個藝術製作

\n

18:03  場館服務對象可以包含在場館週邊使用公共空間的民眾

\n

22:26  每個場館要夠接地氣發展出個別的地方性格,表演藝術才能走到民眾的生活裡面

\n

27:00  香港劇團或舞團通常會先思考要創作的內容後才找資源,不會為了要國際合作而製作節目

\n

33:44  邱瑗指出在為製作找贊助前必須先認識企業,讓企業和我們交朋友

\n

40:40  不管台灣或香港對藝文的支持都是救急不救窮

\n

 

\n

----------------------------------

\n

【《我城與我們》為「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委託鏡好鏡製播】

\n

每週一和四,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節目小鈴鐺、按下愛心收藏、並給予5星評價,持續關注節目動態!

\n

製作人:佘國瑩     錄音與後製:劉寶苓

\n

 

\n

| 收聽更多《我城與我們》精彩節目: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39

\n

| 瞭解更多臺港訊息,追蹤「走台步」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tep

\n

| 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我城與我們By 鏡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