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城與我們

EP09 | 唱我們的歌 ft. 馬世芳X卓男【謝佩霓 | 我城與我們】


Listen Later

['

「文化人或者創作人,他只要能夠創作出發亮的東西,大家就會看到。」

\n

 

\n

對香港流行樂的印象,你是從哪個時期、哪首歌開始?

\n

馬芳說自己接觸香港流行樂是自己小學時,從七十、八十年代的《追趕跑跳碰》、《天才與白痴》及後來的《楚留香》等港片的電影歌曲開始,而長大之後開始關注香港的獨立音樂與樂團,包括單立文、泰迪羅賓,之後的達明一派、My Little Airport、黃衍仁、雞蛋蒸肉餅、觸執毛等等。馬芳指出香港玩獨立音樂的這些人,他們更有一種時代先鋒感,能讓他感覺到某種潮感,一種站在時代風頭浪尖的潮。

\n

 

\n

來自香港的卓男也指出自己也是從電影開始認識臺灣的國語流行音樂,從當時紅遍香港的《搭錯車》到後來張艾嘉唱的歌或演的電影,也包括滾石全盛時期的歌手,當時港臺兩地歌手的合作非常頻繁,彼此互相改編翻唱。那一個廣東歌與國語歌璀璨繁華的時期,讓卓男覺得那是一段非常懷念的美好日子。

\n

 

\n

這一集聽馬芳和卓男聊各自成長記憶中兩地流行歌曲和個人、社會文化的交響,並從對香港流行樂有極大影響力的音樂人羅大佑身上,反思兩地音樂的現在與未來。

\n

 

\n

來賓介紹

\n

馬世芳(暱稱馬芳):擁多重身份,身兼流行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樂評、寫作者、主持Podcast節目《耳邊風》等,也是臺灣科技大學副教授級專家,至今已獲得六座廣播金鐘獎,所著的《地下鄉愁藍調》、《耳朵借我》都曾獲得圖書獎項。

\n

 

\n

卓男:本名王麗明,香港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從事多年藝術行政及電影相關的編輯、資料搜集、宣傳、統籌及策劃等工作。曾任兩岸三地多個重要電影獎的評審,著有《李小龍:李振輝回憶錄》,現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n

 

\n

精彩重點

\n

13:11  馬芳對流行音樂用廣東歌來演唱這件事有比較強烈的記憶,是從溫拿五虎、許氏兄弟等人開始

\n

17:50  卓男接觸台灣國語流行音樂是從台灣文藝電影開始

\n

23:46  香港的獨立音樂或樂團對台灣或中國玩團的人都具一定的影響力

\n

30:13  來自香港粵語發音的文化內容融入台灣後,其實會變成所謂台灣的文化風景的一部份

\n

33:29  羅大佑曾說在香港那個時期是他重塑自己世界觀經驗的重要階段

\n

40:42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啟用讓臺灣總算有一個比較像樣的流行音樂演出場所

\n

 

\n

----------------------------------

\n

【《我城與我們》為「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委託鏡好鏡製播】

\n

每週一和四,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節目小鈴鐺、按下愛心收藏、並給予5星評價,持續關注節目動態!

\n

製作人:佘國瑩     錄音與後製:劉寶苓

\n

 

\n

| 收聽更多《我城與我們》精彩節目: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39

\n

| 瞭解更多臺港訊息,追蹤「走台步」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tep

\n

| 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OrderedDict([('content:encoded', '

「文化人或者創作人,他只要能夠創作出發亮的東西,大家就會看到。」

\n

 

\n

對香港流行樂的印象,你是從哪個時期、哪首歌開始?

\n

馬芳說自己接觸香港流行樂是自己小學時,從七十、八十年代的《追趕跑跳碰》、《天才與白痴》及後來的《楚留香》等港片的電影歌曲開始,而長大之後開始關注香港的獨立音樂與樂團,包括單立文、泰迪羅賓,之後的達明一派、My Little Airport、黃衍仁、雞蛋蒸肉餅、觸執毛等等。馬芳指出香港玩獨立音樂的這些人,他們更有一種時代先鋒感,能讓他感覺到某種潮感,一種站在時代風頭浪尖的潮。

\n

 

\n

來自香港的卓男也指出自己也是從電影開始認識臺灣的國語流行音樂,從當時紅遍香港的《搭錯車》到後來張艾嘉唱的歌或演的電影,也包括滾石全盛時期的歌手,當時港臺兩地歌手的合作非常頻繁,彼此互相改編翻唱。那一個廣東歌與國語歌璀璨繁華的時期,讓卓男覺得那是一段非常懷念的美好日子。

\n

 

\n

這一集聽馬芳和卓男聊各自成長記憶中兩地流行歌曲和個人、社會文化的交響,並從對香港流行樂有極大影響力的音樂人羅大佑身上,反思兩地音樂的現在與未來。

\n

 

\n

來賓介紹

\n

馬世芳(暱稱馬芳):擁多重身份,身兼流行音樂廣播節目主持人、樂評、寫作者、主持Podcast節目《耳邊風》等,也是臺灣科技大學副教授級專家,至今已獲得六座廣播金鐘獎,所著的《地下鄉愁藍調》、《耳朵借我》都曾獲得圖書獎項。

\n

 

\n

卓男:本名王麗明,香港資深電影文化工作者,從事多年藝術行政及電影相關的編輯、資料搜集、宣傳、統籌及策劃等工作。曾任兩岸三地多個重要電影獎的評審,著有《李小龍:李振輝回憶錄》,現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n

 

\n

精彩重點

\n

13:11  馬芳對流行音樂用廣東歌來演唱這件事有比較強烈的記憶,是從溫拿五虎、許氏兄弟等人開始

\n

17:50  卓男接觸台灣國語流行音樂是從台灣文藝電影開始

\n

23:46  香港的獨立音樂或樂團對台灣或中國玩團的人都具一定的影響力

\n

30:13  來自香港粵語發音的文化內容融入台灣後,其實會變成所謂台灣的文化風景的一部份

\n

33:29  羅大佑曾說在香港那個時期是他重塑自己世界觀經驗的重要階段

\n

40:42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啟用讓臺灣總算有一個比較像樣的流行音樂演出場所

\n

 

\n

----------------------------------

\n

【《我城與我們》為「財團法人臺港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委託鏡好鏡製播】

\n

每週一和四,上線全新一集 

\n

開啟節目小鈴鐺、按下愛心收藏、並給予5星評價,持續關注節目動態!

\n

製作人:佘國瑩     錄音與後製:劉寶苓

\n

 

\n

| 收聽更多《我城與我們》精彩節目:https://www.mirrorvoice.com.tw/podcasts/139

\n

| 瞭解更多臺港訊息,追蹤「走台步」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Step

\n

| 追蹤《鏡好聽》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n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我城與我們By 鏡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