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原聲代】本集重點摘要
【樂讀山海文學】文學導讀作品:巴代(卑南族)|走過:一個原住民臺籍老兵的故事
從日據時期在台東的大八六九部落族人屈納詩(陳清山)在山間的農作開始,到日本戰敗撤退,被國軍以高薪工作名義引誘至從未到過的祖國參與國共內戰,在戰爭中死裡逃生,受傷被俘虜後反而成為解放軍幹部,在大陸成家立業的曲折生命歷程。從來無法彌補的鄉愁讓他不知流了多少淚水,直到四十七年後,終於踏上魂牽夢縈的歸鄉路……
【原聲時光機】
1.胡德夫【美麗島】歌曲創作背景
2.回顧1946年國共內戰的歷史
3.政府以「工作」為名誘騙,強迫族人加入軍隊,參與華北的國共戰爭被俘,從此離鄉47年
4.大時代的動蕩氛圍,原住民青年更在當時成為了戰場上的犧牲品
補充資料:【美麗島】作詞|梁景峰 作曲|李雙澤 演唱者|胡德夫
李雙澤在1977年夏天完成《美麗島》後,生前並沒有發表過這首歌曲;該年9月,李雙澤於台北縣淡水鎮海邊因救人而溺水去世,來不及為自己的作品錄音。在李雙澤告別式的前夜,楊祖珺與胡德夫徹夜整理李氏遺留的手稿,編錄而成。在李雙澤告別式上,此曲首次正式公開。
當時台灣流行音樂歌曲發布前必須送交行政院新聞局審查,《美麗島》並未通過審查,惟新聞局僅禁止公開在電視廣播上演唱。1979年黨外運動人士以此曲做為《美麗島雜誌》之名後,本無政治意圖的《美麗島》便與黨外運動劃上等號,並因「宣揚台獨意識」遭禁。
阿美族都蘭部落有個神話,
客死異鄉的亡者,
可祈求祖靈賜給他們一雙翅膀,
讓飄泊的靈魂得以飛回部落。
【部落原聲代】
邀請到一位北漂的文化工作者,排灣阿美兩族血統的青年「tjaiwan giling」,這短短的訪談中,帶著聽眾認識自身對文化認同的過程,聊聊在族群文化交流的特別經驗談,據說曾經在中國交流還遇到原住民老兵的二代呢!
【主持人】
🌟泰雅族 Bayel Kumin (巴宴爾)
🌟布農族 Miya Jhan (阿布斯)
🌟企劃/後製剪輯 Camak(查馬克)
被遺忘的原聲代,帶你聽見美好的原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