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所长

EP2. 串台沈奕斐|别把父母当成NPC!


Listen Later

这期的节目是受到【沈奕斐的播客】启发,在“家庭教育毒鸡汤:这些‘害人’的规矩你get了几条?”一期中,我们发现“家规”往往都基于父母视角制定的;但是,孩子们也有自己不被听到的视角、情绪和需求。

于是,我们突发奇想,向高中生们收集整理了11条由孩子给家长制定的的“规矩”,以及它们背后大大小小的故事。

今天,在学有所长的第二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和一位平和学校十二年级在读学生,一起从这些小规矩出发,聊聊家庭教育那些事儿,感受家长和孩子的代际视角碰撞。

本期嘉宾

沈奕斐,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Lucy胡予畅,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12年级学生

主播

瞿逸冰,平和学校教师

06:09 你的焦虑,也给我带来高期望下的压力

10:47 80后父母为何尤其焦虑

13:59 传统育儿方式:双系抚育和严父慈母

21:21 你又没在房间做坏事,为什么我不能进来?

23:10 你们眼中的小孩已经长大了!

27:54 这是谁的家——家中的空间冲突

32:48 垃圾食品是伪概念?

34:40 你在家都这样,去了学校可怎么办?

36:09 不要买我不喜欢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探索的权利

40:19 成长,就是要自己撞南墙

43:00 支持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干预是站在自己的立场

44:45 好像我有选择,但不完全有

52:39 做不到“不要因为别人生气就和我发火”怎么办?

56:50 不要把爸妈当做NPC

1:06:50 别人家的小孩内心OS:夸我还是夸你?

1:08:16 妈妈,请不要把我的生活挂到你的朋友圈

1:12:51 拜托,会讲脱口秀、喜欢和年轻人k歌的妈妈超酷的!

1:16:36 孩子也可以帮父母探索这个时代

1:22:18 有时我们也需要一些家长的“小要求”

提到的书

《儿童的世纪》/菲力浦·阿利埃斯

《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维维安娜:泽利泽

《不管教的勇气》/岸见一郎

《谁在你家:中国个体家庭的选择》/沈奕斐

《生育制度》/费孝通

【孩子给父母的11条小规矩】

1. 不要焦虑

2. 进房门前敲门

3. 不要买我不喜欢的东西

4. 不要限制我喝可乐

5. 有时候对我也有一些小要求

6. 吃饭的时候不要玩手机

7.  在开心的时候一起开心,难过的时候得到安慰,不要总是教育

8. 不要到处和亲戚说我的八卦

9. 在别人面前说到我时,不要过于谦虚

10. 不要因为別的事情生气了,就朝我发火

11. 保持学习

(活动策划credit:平和学校11、12年级学生:李欣雨,仇涵,顾敏琪,庄亦豪,胡予畅)

About us

学有所长是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出品的泛教育播客节目。

每期我们都会对话一位平和学生与一位行业顶尖人士, 让我们一起拓展想象空间、收获成长力量。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学有所长By 平和学校Pingh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