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寫作時,你習慣查 Google?還是請 ChatGPT 幫你起手?
本集節目聚焦一項最新研究:科學家透過腦電圖(EEG)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深入比較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搜尋引擎,
與完全不靠工具寫作時,對大腦運作與成果的影響。
這項研究是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進行的,
並得到了西蒙斯基金會(Simons Foundation)和其成員機構的支持。
研究發現令人驚訝——不倚賴工具的創作,雖然更吃力,
卻激發出更深層次的創意與記憶處理,甚至影響了對作品的「歸屬感」。
當 AI 寫作越來越普及,
我們是否也正在放棄思考與記憶的肌肉 ,帶來了認知負債(Cognitive Debt)?
本集邀你一同反思:在便利與思辨之間,我們要如何選擇?
參考資料:
Your Brain on ChatGPT: Accumulation of Cognitive Debt when Using an AI Assistant for Essay Writing Task
https://arxiv.org/abs/2506.08872
程世嘉 (iKala 愛卡拉擔任 Co-founder & CEO) Facebook 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segacheng/posts/10108088806224283/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1u04g50pex01ra84j6gz8a/comments
寫作時,你習慣查 Google?還是請 ChatGPT 幫你起手?
本集節目聚焦一項最新研究:科學家透過腦電圖(EEG)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
深入比較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搜尋引擎,
與完全不靠工具寫作時,對大腦運作與成果的影響。
這項研究是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進行的,
並得到了西蒙斯基金會(Simons Foundation)和其成員機構的支持。
研究發現令人驚訝——不倚賴工具的創作,雖然更吃力,
卻激發出更深層次的創意與記憶處理,甚至影響了對作品的「歸屬感」。
當 AI 寫作越來越普及,
我們是否也正在放棄思考與記憶的肌肉 ,帶來了認知負債(Cognitive Debt)?
本集邀你一同反思:在便利與思辨之間,我們要如何選擇?
參考資料:
Your Brain on ChatGPT: Accumulation of Cognitive Debt when Using an AI Assistant for Essay Writing Task
https://arxiv.org/abs/2506.08872
程世嘉 (iKala 愛卡拉擔任 Co-founder & CEO) Facebook 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segacheng/posts/10108088806224283/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1u04g50pex01ra84j6gz8a/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