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欢迎大家收听【Double C聊天室】,我们是两位30+女生,Cici&Chris,自去年离开互联网大厂的GAP期后漫长自我探索后新的尝试。
这一期我们想分享下,我们在职场经历过的至暗时刻,我们在作为职场人,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难免被黑暗时刻围绕,那么我们想跟大家分享下,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至暗时刻,以及我们的成长~
01:26 Chris毕业后入职了在广州的线上旅游公司,因为公司受疫情影响,业务逐渐下滑,选择果断离开这家工作了一年的公司;裸辞的第2个月,入职了在线教育公司,在这家公司经历了至暗时刻。
02:36 对至暗时刻的定义是什么?职业生涯比较重要或者难忘的时刻。
02:44 Chris经历至暗时刻的背景是,毕业后入职的在线旅游公司的发展速度低于自己,再加上业务发展前景不太好,Chris认为是时候要走出去了;拿到了当时火热的在线教育赛道的Offer,因为自己手上没有亮眼的项目,也没有成熟的方法论,还处于“新手期”,不免在入职后战战兢兢;
04:28 Leader的国企背景,再加上口条很好,日常沟通中有很多专业的词汇,在一次1v1谈话中,Leader说,其实是她为自己争取到的Offer,自己在总监环节的面试是不合格的,但因为某些原因,Leader争取到了Offer。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努力,不能辜负Leader的期待;
05:34这是自己的第二份工作,加上没有mentor指引,公司处于上升期,业务划分也不清晰;接手的需求,被Leader认为“没价值”;所以前期的工作,非常辛苦,被寄予厚望,心理压力其实很大。想寻求Leader帮助,但是在沟通中并未有明确指引和问题的答案,种下了一个“奇怪”的种子。
09:23 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是被Pua?Leader经常评价式的沟通,认为自己的效率低,且不提供指引方向,多次评价自己慢;在入职第一个月的将组织里的月报,交给自己 ,月报是需要向高层汇报的,其中的细节自己并不是很了解;Leader对高学历的自己寄予厚望,自己不达预期后,一直被评价。
11:33 试用期第3个月的时候,与Leader谈话,她的话语里全是你的进度太慢了,甚至你可能拖了团队后腿;心里疑问:“怎么又是这种话?”
13:00 Cici旁观角度的看法,Leader对你的高学历期待,所以对你的沟通方式比较特殊,这类打压、批评的沟通,没有应用在其他人身上。也因为Leader为你争取到Offer了,所以她需要你有超常发挥。
15:08 Cici的至暗时刻,是第4份工作,在职场的第6年,事情起因是年度晋级晋升上去的居然是那个职场“混子”,混子的表现就是日常趴在桌上刷手机,且体型较胖,整个就是瘫在桌上,旁观角度就是消极怠工;但是在文字性输出,月报周报等事项上就比较积极,事无巨细且别人的工作也会写到自己的内容之下;
16:26 后面深挖至暗时刻,其实是自己面对不公平的事件,没有能力解决,开始消极怠工,没有好的应对模式;
17:26 最终醒悟,混子的晋升,其实离不开管理层的放纵;在一众晋升的候选人当中,有业务骨干,也有比她要具备亮眼产出的,但是偏偏是她晋升。我们业务组的Leader因为家属升职而调整岗位转过来,对涉及到开发相关的运营知识并不了解,会一味质问为什么?且不想了解深层逻辑;
19:35 面对新的Leader临时布置的任务,需要一份汇报材料,想要沟通了解详情,她却不提供任何方面的指导,意思就是你完成给我就可以了,其他不用问。而同中心的人,在休假前就已经知道了要写材料,早有准备。 心态开始崩溃....
20:35 事情有了转机,公司层面有成立一个DAU攻坚项目组,我过去支援,暂时与新Leader进行了隔离;从项目组回来后,已经心理层面上接受了新Leader的管理风格。回来后她已经怀孕显肚,大概明白这边的工作只是她的过渡。
23:20 Cici是如何走出至暗时刻?当时我的想法首先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认为这种问题(处理不好上下级关系)是自己无能的一种表现,第二步是看看内部岗位机会,或者离职;发现自己的状态很难调整好,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领导风格,能支援项目组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核心业务。
24:51 Chris走出至暗时刻之前,会向家人、朋友倾诉,最终打破现状的是从另外一个组过来的小姐姐,戳破了自己的恐惧,被质问道:“你到底在怕什么?”开始醒悟,开始放手去干,最终也发现了自己其实是可以承担更多事情,是具备创造力的!
29:20 我们的至暗时刻,其实是我们在还不够强大的时候遇到的无法解决的事情,这些问题我们都有各自的解法;我们也遇到过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忍耐不了,那就离开吧~离开后,发现这些事情终将会消散,在人生的长河里,它只是一角。
这段至暗时刻,曾让我们遍体鳞伤,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够好?但当我们终于咬着牙,一步一步从泥泞中走出来,站在阳光下回望,才看清了真相:那不是我们的“失败”,那是我们被迫参加的、一场不公平的“生存测试”。而我们,通过了。
致听众: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黑暗,请记住!
By Chris_crispy欢迎大家收听【Double C聊天室】,我们是两位30+女生,Cici&Chris,自去年离开互联网大厂的GAP期后漫长自我探索后新的尝试。
这一期我们想分享下,我们在职场经历过的至暗时刻,我们在作为职场人,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难免被黑暗时刻围绕,那么我们想跟大家分享下,我们曾经经历过的至暗时刻,以及我们的成长~
01:26 Chris毕业后入职了在广州的线上旅游公司,因为公司受疫情影响,业务逐渐下滑,选择果断离开这家工作了一年的公司;裸辞的第2个月,入职了在线教育公司,在这家公司经历了至暗时刻。
02:36 对至暗时刻的定义是什么?职业生涯比较重要或者难忘的时刻。
02:44 Chris经历至暗时刻的背景是,毕业后入职的在线旅游公司的发展速度低于自己,再加上业务发展前景不太好,Chris认为是时候要走出去了;拿到了当时火热的在线教育赛道的Offer,因为自己手上没有亮眼的项目,也没有成熟的方法论,还处于“新手期”,不免在入职后战战兢兢;
04:28 Leader的国企背景,再加上口条很好,日常沟通中有很多专业的词汇,在一次1v1谈话中,Leader说,其实是她为自己争取到的Offer,自己在总监环节的面试是不合格的,但因为某些原因,Leader争取到了Offer。暗暗下定决心,要好好努力,不能辜负Leader的期待;
05:34这是自己的第二份工作,加上没有mentor指引,公司处于上升期,业务划分也不清晰;接手的需求,被Leader认为“没价值”;所以前期的工作,非常辛苦,被寄予厚望,心理压力其实很大。想寻求Leader帮助,但是在沟通中并未有明确指引和问题的答案,种下了一个“奇怪”的种子。
09:23 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是被Pua?Leader经常评价式的沟通,认为自己的效率低,且不提供指引方向,多次评价自己慢;在入职第一个月的将组织里的月报,交给自己 ,月报是需要向高层汇报的,其中的细节自己并不是很了解;Leader对高学历的自己寄予厚望,自己不达预期后,一直被评价。
11:33 试用期第3个月的时候,与Leader谈话,她的话语里全是你的进度太慢了,甚至你可能拖了团队后腿;心里疑问:“怎么又是这种话?”
13:00 Cici旁观角度的看法,Leader对你的高学历期待,所以对你的沟通方式比较特殊,这类打压、批评的沟通,没有应用在其他人身上。也因为Leader为你争取到Offer了,所以她需要你有超常发挥。
15:08 Cici的至暗时刻,是第4份工作,在职场的第6年,事情起因是年度晋级晋升上去的居然是那个职场“混子”,混子的表现就是日常趴在桌上刷手机,且体型较胖,整个就是瘫在桌上,旁观角度就是消极怠工;但是在文字性输出,月报周报等事项上就比较积极,事无巨细且别人的工作也会写到自己的内容之下;
16:26 后面深挖至暗时刻,其实是自己面对不公平的事件,没有能力解决,开始消极怠工,没有好的应对模式;
17:26 最终醒悟,混子的晋升,其实离不开管理层的放纵;在一众晋升的候选人当中,有业务骨干,也有比她要具备亮眼产出的,但是偏偏是她晋升。我们业务组的Leader因为家属升职而调整岗位转过来,对涉及到开发相关的运营知识并不了解,会一味质问为什么?且不想了解深层逻辑;
19:35 面对新的Leader临时布置的任务,需要一份汇报材料,想要沟通了解详情,她却不提供任何方面的指导,意思就是你完成给我就可以了,其他不用问。而同中心的人,在休假前就已经知道了要写材料,早有准备。 心态开始崩溃....
20:35 事情有了转机,公司层面有成立一个DAU攻坚项目组,我过去支援,暂时与新Leader进行了隔离;从项目组回来后,已经心理层面上接受了新Leader的管理风格。回来后她已经怀孕显肚,大概明白这边的工作只是她的过渡。
23:20 Cici是如何走出至暗时刻?当时我的想法首先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认为这种问题(处理不好上下级关系)是自己无能的一种表现,第二步是看看内部岗位机会,或者离职;发现自己的状态很难调整好,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领导风格,能支援项目组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核心业务。
24:51 Chris走出至暗时刻之前,会向家人、朋友倾诉,最终打破现状的是从另外一个组过来的小姐姐,戳破了自己的恐惧,被质问道:“你到底在怕什么?”开始醒悟,开始放手去干,最终也发现了自己其实是可以承担更多事情,是具备创造力的!
29:20 我们的至暗时刻,其实是我们在还不够强大的时候遇到的无法解决的事情,这些问题我们都有各自的解法;我们也遇到过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忍耐不了,那就离开吧~离开后,发现这些事情终将会消散,在人生的长河里,它只是一角。
这段至暗时刻,曾让我们遍体鳞伤,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够好?但当我们终于咬着牙,一步一步从泥泞中走出来,站在阳光下回望,才看清了真相:那不是我们的“失败”,那是我们被迫参加的、一场不公平的“生存测试”。而我们,通过了。
致听众: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黑暗,请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