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將搭乘中午 12:30 的動車,從呼和浩特到包頭,利用上午的時間去走綏遠將軍府衙。
內蒙古自治區「將軍衙署博物院」,是依託於清代綏遠城將軍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類博物館。將軍衙署始建於清代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是 3A 級旅遊景區。
將軍衙署博物院主體建築,分為東中西三路,東路為民國式建築,中路是將軍衙署復原陳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最大程度的還原了將軍衙署的建築特色、格局及功能,西路是附屬設施專題展區。
「一座將軍府,半部青城史」,所謂青城就指呼和浩特,將軍衙署已成為呼和浩特著名的歷史景區。
當初山西、陝西民眾,往呼和浩特來經商開墾,或做貿易叫「走西口」,呼和浩特是蒙古族與漢人,在此交流的地方。
「將軍衙署博物院」亦屬於「內蒙古博物館」的一員,府中還有好幾棵,300 多年的榆樹高大挺拔,襯托出整個將軍衙的壯碩。
《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
搭乘呼和浩特地鐵是不用錢,只要 60 歲以上,憑身份證明就可以換取免費的票,這也是麻煩,看他換個票還登記了老半天。
地鐵旁邊有放置桌椅,大力推廣年長者下載「青城地鐵」App,就可以不用換票,直接用手機掃碼,即可免費乘坐地鐵;但「青城地鐵」App的首次登入,需輸入身份證號碼,我們持台胞證是無法登入的,甚至用台灣的手機,都無法下載「青城地鐵」App。
搭火車到包頭,車程大約是一個小時 50 分鐘,在車上竟然沉沉入睡,還好「包頭」是終點站。
包頭火車站公車多,交通便捷,我們就下榻在車站附近的「凱朋快捷酒店」,每宿¥100 (NT$450),我們不確定包頭周遭的景點如何?就逐日下訂;包頭終究不似呼和浩特是旅遊城市,即便逢端午連假,住宿是沒有漲價。
《內蒙古-包頭-包頭博物館-外觀》
包頭博物館整體建築以“草原上的巨石,巨石上的文化”為主題,造型恢宏、內涵深邃。遠遠看去,整個建築宛若巉岩峭拔的山崖,極具現代韻律的壯美景觀,象徵著草原文明、黃河文明融會貫通、源遠流長。
起伏不平的坡屋頂更似一本展開的歷史畫卷。新館設8個展廳,其中6個為常設展廳。
《內蒙古-包頭-包頭博物館》
包頭是中國北疆的重要城市,北擁草原、南臨黃河,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包頭是一座工業城市,工業的發展非常的成功,尤其 20 世紀 50 年代,就有包鋼鋼鐵工廠的存在,這也是內蒙古第一座鋼鐵廠。
內蒙古包頭博物館新館,位於包頭市阿爾丁大街友誼廣場東南側,與包頭美術館融為一體,展區為三層建築,一層為美術館,二、三層為博物館。美術館正在裝修,暫停對外開放。
《包頭博物館-內蒙古古代岩畫陳列》
博物館分設地方史文物陳列、內蒙古敖漢遼墓壁畫文物精品展、內蒙古古代岩畫陳列、稀土館和《包頭五十年》成就展覽。
《內蒙古古代岩畫陳列》是包頭博物館最具特色的專題陳列,設計出“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展廳效果,營造出“天蒼蒼、野茫茫”的草原文化氛圍,一舉名列內蒙古文博界前茅。
岩畫陳列,展出遠古的民眾會在岩石上畫畫,也就是岩畫的來源,中國岩畫也非常的多,相對國外也會做比較及展出,現場也做有假岩壁,來顯示出岩畫的特色。
《包頭博物館-唐卡藝術陳列》
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藏傳佛教—唐卡藝術陳列》,唐卡是藏語,漢意為捲軸畫、布畫,是藏佛教特有的宗教繪畫,展出的唐卡都是明代至清代的作品。
唐卡的題材,以描繪藏佛教的教義、人物和宗教活動為主,表現佛像、菩薩像、護法神像、佛教故事等畫面,是研究藏族和蒙古民族的人文歷史、民族宗教,社會習俗及繪畫藝術的寶貴資料。
多幅唐卡的展出,描述佛祖菩薩、護法畫像的根源由來,解釋的非常清楚,不經其解釋還真看不懂。
《內蒙古-包頭-雅琪牛排坊》
我們兩人自由行出遊,中餐大部分是準備乾糧零食,在火車上解解饞,或在園區一角休息,簡單填飽肚皮,如此在遊玩的時候才會盡興,不會花時間在用餐的路上,今天在火車上補眠,肚子實在有些餓了。
參觀完「包頭博物館」也 17:00 多了,雄哥在美團買了一張「包頭雅琪牛排坊」,雙人牛排套餐¥110 (NT$496),兩套牛排、甜點小吃、披薩,相當的實惠。
在大陸吃西餐,我是沒有多大期待的,沒想到一進入餐廳,佈置的還蠻雅致的。
這一餐吃的非常的棒,旁邊的冰品飲品有-草莓冰沙、芒果冰沙,熱飲有-咖啡、奶茶、五穀米茶,還有可樂等氣泡飲料,菜品甜點蠻多的。最重要的是牛排鮮嫩,雄哥牙口不好還咬得動的,我們吃的很愉快。
《雅琪小康 建議去兵器城》
老闆娘小康熱情招呼,還不忘提醒,來包頭一定要多喝水,並告訴我們「包頭有哪些地方值得看」。
問:「包頭有長途客運嗎?」,小康說:「包頭現在還有大學,年輕學子畢業後就離開包頭了,人越來越少,長途客運站也就逐一關閉了,但逢假日是有客運在跑的」,建議我們明天可以到兵器城。
《搭公車去包頭-賽汗塔拉城中草原》
小康老闆娘說:「包頭的公車營業的相當晚,甚至到 10:00 都有,1 號 2號公車,還跑的比轎車還快」,餐畢,可到賽汗塔拉城中草原去遊玩。
小康說:「到友誼廣場改搭 76 號公車,到賽汗塔拉城中草原,要太陽快下山再去,會比較涼快,日正當中或其他時間,艷陽高照,去了也是蠻不舒服的」。
我們用完晚餐,19:00 左右才前往「賽汗塔拉城中草原」,沒有熾熱的陽光,清風徐來非常的舒暢。
《賽汗塔拉城中草原-腳踏車的租借》
「賽汗塔拉城中草原」有 20 公里的周長,走起來也是蠻累的,很多人在裡面騎腳踏車,它規定電動腳踏車,是不能騎進去的。
「賽汗塔拉城中草原」裡面設有自行車道,很多人是自備腳踏車,馳騁在草原上,很多人騎的單車,還是路上的共享單車。
這種天氣騎起來,會非常舒服,我們逛在草原上照照相。
《內蒙古-包頭-賽汗塔拉城中草原》
「賽汗塔拉」蒙古語意為「美麗的草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中草原,也是內蒙古自治區,知名度較高的草原旅遊景區,又名「賽汗塔拉生態園」。
「賽汗塔拉」位於包頭市中部,是包頭市唯一的城中濕地草原,也是中國唯一的都市草原。
「賽汗塔拉」最早由石門水沖刷而成,在石門水西移中,原河流經的低窪處形成了一大片濕地,即「賽汗塔拉濕地」。
明代,賽汗塔拉成為烏拉特部的駐牧地。2018年,包頭市政府將賽汗塔拉濕地和周邊,擴建成為全國聞名的萬畝城中草原。
《賽汗塔拉城中草原-蒙古包風情》
問其他遊客:「到底有幾個門可以進出呢?」指著前面方向,進出需要 15 公里,另一個方向需要 5 公里,如果從我們原來進入的方向,那走路大概十分鐘,就可以進出口了。
我們順著草原前行,聽到有 DJ 在操作播放歌聲,很是熱鬧,靠近一看,四周圍都是用蒙古包做成的房間。
在景區內有好多蒙古包、帳篷,吃著燒烤肉串,有音樂助興,這消費額應該不低吧!
蒙古包裡面有烤肉,也有點餐,姑娘就站在帳篷的中間唱歌,帳篷內有些遊客就在帳篷內跳,「賽汗塔拉城中草原」真是熱鬧,大家各取所需。我們就順著草原邊緣往回走,整個草原是封閉的。
Youtube: https://youtu.be/88guxSFMhYQ 18’10”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