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AI智造者

[EP30]佐宁+叶子 | 打造不割韭菜的少儿AI课,艾宝AI如何游戏化孩子的AI素养”


Listen Later

大家好,欢迎收听「教育AI智造者」播客!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以圆桌形式,邀请到了「爱宝AI」的两位联合创始人:技术负责人佐宁与市场负责人叶子,一起深度探讨了如何面向5-12岁儿童设计并推广AI通识教育产品。「艾宝AI」聚焦互动式学习,兼顾趣味与知识深度,帮助孩子通过项目制体验、掌握AI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并进一步学习大模型背后的原理。产品背后既有专业的AI技术架构加持,也融入了对教育平权、个性化学习和家长需求的真诚思考。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艾宝AI」如何定位5-12岁儿童的AI启蒙课程
  • AI老师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如何兼顾孩子的趣味性与学习效果
  • 在技术端,如何利用大模型与多模态交互实现“AI助教”
  • 游戏化机制与家庭教育角度,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学习动机与反思能力
  • 面对市场上形形色色的“AI学习”产品,该如何甄别并找到真正适合孩子的课程

如果你是家长、教育从业者或正思考如何利用AI为孩子打开更广阔的未来视野,这期节目会为你带来全新的思考与启发。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的“AI初体验”世界,见证技术与教育碰撞下的种种可能!

来自佐宁+叶子

欢迎大家使用我们的产品,直接访问我们的网站agi4kids.cn注册用户既可以免费体验6节课。 如果想购买我们的产品,请找我们的客服老师(微信:L1581735108),记得说明您是伊伊子的朋友,我们为您准备了惊喜特价。

内容大纲

为什么要做“AI+教育”?

  • 佐宁:AI大模型的崛起与早期嗅到的风口
    自身为家长的焦虑与期待:如何帮下一代在AI时代中找到定位
    AI老师可能带来的教育平权与供给侧变革
  • 叶子:在头部在线教育机构的工作体验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未来前景与价值观驱动

爱宝AI的产品定位与特色

  • 教什么?:从AI体验到提示词工程再到大模型原理
  • 如何教?:基于项目制学习,低门槛、交互化与多模态结合
  • 解决的核心痛点:师资短缺、孩子时间碎片化、家长希望孩子提早接触AI

课程设计与教学策略

  • 让孩子掌握Prompt Engineering的基本技巧
  • 从孩子日常生活与兴趣出发:文本接龙、创意菜谱、音乐绘本等丰富项目
  • 针对低龄孩子如何简化大模型原理的教学:游戏化、动画、可视化操作
  • 家长视角:如何把握好“使用AI”和“防止懒惰思维”之间的度?

产品实践与用户反馈

  • 核心功能:AI老师可语音互动、分级内容、项目式学习成果可分享
  • 用户案例分享:孩子的惊喜创作、来自三四线城市家庭的“教育平权”感言
  • 游戏化机制与学习动机:如何维持孩子的自驱力和成就感?

市场推广与定价思考

  • 教育产品的高成本与信息不对称: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平价让利?
  • KOL模式与渠道困境:为什么有些产品定价惊人?
  • 艾宝AI如何在0-1阶段寻找突破与口碑积累?

质疑与展望:AI通识课会“割韭菜”吗?

  • 为什么要教AI通识?是否人人都能自学?
  • 艾宝AI的理想与困境:既要面向普罗大众,也要兼顾行业商业化的现实
  • 未来规划:分龄化升级、AI老师迭代、反思与创作环节的进一步打磨
需要详细文字稿的听众们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爱思考的伊伊子,输入“播客EP30",即可获得。

----------------近期伊伊子想做的一些事情-----------------

最近,随着大家对 AI 与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 AI 教育工具。我也在小红书上分享了三个基于 AI 辅助编程、从零开始制作的教学工具,包括:作文批改“神器”历史可视化以及数学公式可视化师生端等,大家都反馈非常好。

随后,我也逐渐在小红书开启了直播,手把手展示如何与 AI 一起头脑风暴并完成相关的编程。许多观众向我反馈,认为这是一个从“不了解”到“掌握”的清晰过程,帮助他们一步步地解构并去神秘化教育 AI 产品的研发,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做得到”。

接下来,会开始做专题圆桌讨论,内容涵盖如何开发相关产品、国内外的产品对比分析,以及关于产品增长、推广和商业化的头脑风暴。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扫码加入相应的讨论群;我也会在群里更新讨论时间和内容。此外,欢迎加入我的小红书海外 AI 讨论群,期待与你们进行思维上的碰撞!

-----------------------关于伊伊子----------------------

伊伊子2024年的复盘

伊伊子专门为AI教育者打造的开源AI教育论文库

伊伊子专门为老师和AI创业者打造的20种教学场景指令

伊伊子的小红书传送门

----------------------关于听友群-----------------------

如果您对AI和教育的融合充满兴趣,欢迎填写我们的听友群入群申请问卷!🎧点击链接,或扫码,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交流最新的行业动态、分享学习经验,并共同探讨AI如何重塑教育的未来。期待在听友群中与您相遇,共同成长!😊

请大家在填写微信联系方式时,务必确认拼写是否完整和正确。我们遇见过好几次微信ID无法识别的情况~谢谢大家!

--------------------相关词介绍-------------------

  • Prompt Engineering(提示词工程)
    通过设计或优化输入指令,引导大模型(如ChatGPT)输出更准确、有针对性或更富创造力的内容。在低龄段教学中,可将提示词拆分为有趣的角色对话或图文任务,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
  • 多模态交互(Multimodal Interaction)
    不止文字输入,还可借助语音、图像、视频等方式与AI互动,尤其适合尚未熟练键盘输入的儿童,让他们能“说话”或“画画”就能触发AI的回应。
  • AI幻觉(Hallucination)
    大模型有时会生成人类无法理解的错误或虚假信息,因此在教育场景中,需要对关键知识点添加知识库或经过二次验证,避免误导孩子。
  • 教育平权(Educational Equity)
    倡导让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孩子都能享有同等教育资源。借助AI的规模化与低成本特征,有望缩小教学质量差异。
  • 游戏化机制(Gamification)
    在学习中融入积分、闯关、收集元素,以提升儿童参与度与专注力。但要把握好趣味与难度的平衡,避免“为了奖励而学”。
  • 元认知(Metacognition)
    指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觉察与调节。在AI生成作品后,让孩子进行二次评价、纠错或改进,是培养元认知的重要方式。
  •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一种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通过自身经验与社会互动来“建构”知识。AI项目制学习中,也提倡孩子亲自参与、动手实验,再通过AI反馈进一步修正理解。
  • ZPD(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近侧发展区
    由维果斯基提出,表示“孩子自己做不到,但在有辅助的情况下可以完成”的学习区间。AI老师或家长适度引导,可提升孩子对更高难度知识的掌握。
  • Cognitive Load(认知负荷)
    学习者在完成任务或理解知识时所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对低龄孩子来说,设计合理的UI交互与简洁的项目流程能有效减轻“过载”,提升理解效率。
  •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差异化教学)
    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形式或进度,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AI可在此提供自动化评估与个性化生成,从而让每个孩子都学得更适合、走得更远。
  • Bloom’s Taxonomy(布鲁姆分类学)
    将学习目标从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到创造六个层次不断递进。AI生成内容后,若能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思或作品改进,就更贴近高阶思维层次。
  • Pipeline工作流(Workflow)
    将AI处理拆解为多步:如输入—识别—生成—校验等,每一步都可进行逻辑控制或人工干预,以保证输出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更适合K12教学对严谨度的需求。
  • Agent智能体(AI Agent)
    能进行多轮对话与自我规划,调用外部工具完成复杂操作。但在低龄教学中,需在稳定性与实时性之间做好平衡,避免孩子等待过长或生成答案跑偏。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教育AI智造者By 伊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