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白話文

EP3|國際人權法如何成為我國法?還有兩公約的由來! ft.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翁燕菁


Listen Later

兩公約系列節目正式上線!

《人權白話文》以世界人權宣言與九大核心公約為出發點,以「人權素人」之姿訪問學者、人權實務工作者,帶你以全新視角認識人權與公約概念!

國際人權法上的「盡力就好」是什麼?翁老師以「適足居住權」為例,所謂居住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迫遷,再來是無家者的緊急安置,最後才是像樣的居住環境。

迫遷應該是國家以土層下陷等正當理由才能迫遷,但是實務上卻時常倒果為因,在都更的情形認為緊急安置即能迫遷。

歐洲人權法院曾說過,所謂的私人生活最核心的就是家。

兩公約到底保障什麼?國際人權法又是如何內國法化的?

🎧 現在打開你的 Podcast App 收聽本集

【精彩重點回顧】
✨ 兩公約的由來
✨ 公政公約和經社公約有什麼差別?
✨ 兩公約如何內國法化?
✨ 內國法化靠的是吵架嗎?
✨ 適足居住權?居住權爭取的是什麼居住?

-
本集節目獲得 112 年度 國家人權博物館人權教育推廣活動補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nan3tpg00o501xy7o3r3kc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人權白話文By 人權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