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us Voices

EP4-03: 解密未來晶片散熱:3D 封裝如何突破 AI/HPC 瓶頸,揭秘 ECTC 2025:AI 時代下的晶片封裝與材料革命


Listen Later


解密未來晶片散熱:3D 封裝如何突破 AI/HPC 瓶頸
節目名稱: 晶片革新最前線:3D 封裝與液冷散熱的未來藍圖
單集標題: 揭秘 ECTC 2025:AI 時代下的晶片封裝與材料革命
節目描述:
歡迎收聽「晶片革新最前線」!本集節目將帶您深入了解在 AI 訓練與推理需求巨幅攀升下,高效能運算 (HPC) 晶片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以及業界如何透過 3D 晶片封裝技術革新來突破瓶頸。我們將聚焦於 2025 年 IEEE 電子元件與技術大會 (ECTC 2025) 上展現的最新突破,這些技術預示著 HPC 與 AI 系統的散熱與訊號架構將被重新定義。
當前晶片發展面臨的核心瓶頸包括熱管理、頻寬限制及訊號延遲。為了解決這些問題,3D 封裝技術被視為關鍵,並驅動了對創新封裝與散熱材料的龐大需求。本集節目將為您解析:

  • 何謂嵌入式液冷 (Integrated Liquid Cooling)? 我們將探討這項技術如何將冷卻液流道直接整合至晶片上方或底部,顯著縮短熱傳導路徑並降低熱阻,使熱能更快散出,特別適用於高功率密度的 3D 堆疊晶片。我們將介紹 TSMC 的 CoWoS 液冷封裝模組原型,其透過導入晶片底部冷卻液通道結構和 OX TIM 氧化物熱介面材料來加強熱導效率。同時,Imec 與 TSMC 的比較也指出,直接液冷設計可顯著提升散熱效率。
  • 1µm 混合鍵合 (Hybrid Bonding) 的革命性意義:由 Intel 等公司推動的這項技術,是一種超低間距 (pitch) 的銅對銅 (Cu-Cu) 鍵合技術。它實現了晶片「面對面直接堆疊 (face-to-face)」的 3D IC 封裝架構,大幅提升了訊號密度與熱傳導。儘管目前已達實驗片水準,但大規模商用仍面臨對位誤差與界面氣泡控制的挑戰。
  • 光電共封裝 (Co-Packaged Optics, CPO) 如何引領資料傳輸未來:CPO 是光模組整合架構的演進趨勢,旨在將光引擎直接與 ASIC 共封裝。它能提供更高的頻寬和更低的功耗,支援未來 3.2T、6.4T 甚至 12.8T 及以上的資料速率。
  • 材料公司在 3D 封裝浪潮中的巨大機會:隨著 Tosoh、Brewer Science、Shin-Etsu 等領先材料供應商已在提供新一代封裝膠、熱介面材料和導熱聚合物等新材料,我們將探討台灣廠商的機會點,例如在 無氟冷卻液與密封封裝材料、支援微通道結構的高精度雷射加工/微蝕刻技術,以及 光電/熱共封裝模組整合 (特別是 CPO 模組) 等領域的發展潛力。

本集節目將幫助您理解,3D 堆疊技術正從概念驗證進入實質量產準備階段。AI 加速器和資料中心市場將是這些高密度、高散熱封裝技術的最早導入者。對於半導體從業者、材料科學家、科技投資者以及對未來運算架構感興趣的聽眾來說,本集節目將提供寶貴的洞察。
節目重點摘要 (Key Takeaways):

  • AI/HPC 發展驅動晶片性能瓶頸,3D 封裝是核心解決方案
  • 嵌入式液冷:將冷卻液直接導入晶片內部或底部,大幅提升散熱效率,降低熱阻,適用於高功率密度 3D 堆疊。
  • 1µm 混合鍵合:實現晶片「面對面直接堆疊」,大幅提升訊號密度與熱傳導。
  • 光電共封裝 (CPO):將光引擎與 ASIC 共封裝,提供更高頻寬、更低功耗,是未來資料中心與 AI 加速器的關鍵技術。
  • 材料創新是實現高性能 3D IC 封裝的關鍵要素,為材料供應商帶來龐大機會,特別是在無氟冷卻液、高精度製程材料及光電/熱共封裝材料等領域。
  • 資料中心與 AI 加速器市場將率先導入這些先進封裝技術。

適合聽眾:

  • 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與研究人員
  • 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
  • 關注 AI、HPC 與先進運算發展的科技愛好者
  • 尋找新興科技投資機會的投資者


免責聲明: 文件為本人採用代理人產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Nexus VoicesBy C.Y.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