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24:43,一直到太25:46,總共有五個主題同樣都是「主要再來」的比喻,各自的重點都有所不同。相當全面、詳細、面面俱到的教導我們,
更清楚的來認識「主耶穌」的形象。
這段經文的關鍵在於「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
「不多的事/小事」的剖析:
1. 「小事」不小。在不同版本的譯本裡面,「不多的事」有不同的翻譯。
2010年和合本修訂版「少許的事」、2019現中「小數目」、白話字本叫做「少的」。我們要特別注意的第一點,經文當中的「小事」,是由主人觀點來評斷、但對僕人來說已經是「所有」。所以,「小事」不是無關緊要的事。做自己認為的小事,不是謙卑的表現。試著為了主耶穌的緣故,做一些關鍵而重要的難事吧!
2. 小事不是雜事、瑣事。經文當中的「小事」指的是:把分配到的五千、再去賺五千。把分配到的兩千、再去賺兩千。這件事情有難度,從第三位僕人的自白當中可以得到支持。他說:「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這暗示了,再賺五千、再賺兩千,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達成的,而是需要盡力去執行,付出代價與努力的「關鍵事件」。
我們要擁有做雜事的能耐,因為這是謙卑的表現。但唯有將小事做好的敬虔與累積、才能得到做大事的機會。不要拘泥瑣事,也不要把雜事當成「必要的小事」。不要在瑣事上鑽牛角尖,要用盡心力,在關鍵小事上學習成長。
3. 「忠心」指的是主人觀點,而非自己的意願或利益。這段經文還有一個常常忽略的提醒,就是「忠心」。三個僕人,都自認選擇了最合適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忠心。換句話來說,他們都自認是忠心的。問題在於,「忠心」指的是主人觀點,而非自己的意願或利益。這也是為什麼,基督徒需要常常讀聖經、更多謙卑的放下自己,才能夠時常做出正確判斷的原因。我們需要知道上帝怎麼想,在那之前,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見,通通都要減少一些,才容得下主的心意
牧師要邀請你,從今天開始,從這個主日開始、從聽到信息的這一秒開始,我們開始在「關鍵的小事」上忠心。讓我們的教會、我們的每一個小組,成為主耶穌可靠的夥伴、值得交托重任的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