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早上醒来不想上班,做事提不起劲,明明很努力,却感到无比疲惫?这不是懒惰,而是一种普遍的“倦怠期”。在快速节奏的生活里,年轻人往往被无形的压力裹挟,情绪、动力和身体逐渐透支。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什么是职业倦怠与人生倦怠,它为什么会发生,又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走出这种状态,重新点燃内心的热情。借助斯坦福《人生设计课》的思路,以及积极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实证方法,我们将提供一份“反倦怠行动指南”。倦怠不可怕,它其实是一种提醒:你需要停下,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脚本。愿这期节目,能成为你走出疲惫的第一步。
00:10 倦怠的典型表现从身心疲惫到意义感缺失,再到效率骤降,倦怠不是一时偷懒,而是身体和心灵都在发出警告。很多人会陷入“我是不是不够好”的自责,其实这是能量透支的信号。
05:45 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陷入倦怠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大,加上社交媒体的比较文化,让人不断“内卷”。尤其是初入职场或在转型期的人,往往对未来的迷茫感更强烈。
12:20 倦怠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工作3-5年的瓶颈期,以及人生重大转折点(比如婚姻、生育、升职未果)都是高发期。倦怠往往和“期待与现实的落差”紧密相关。
18:40 《人生设计课》的思路用“能量日志”找到让自己充电和消耗的事情;通过小型实验(原型思维)尝试不同路径,而不是一味推翻现有生活。这让我们有机会“重构”人生。
26:10 找到自己优势能量的启发倦怠并不代表我们不行,而是说明我们“用错了力气”。与其改短板,不如把更多任务对齐到自身优势。这样不仅效率更高,也能获得持续的满足感。
35:20 走出倦怠的行动指南扫描能量源、识别核心优势、做原型实验、重构日常任务。加上适度休息和关系支持,让自己慢慢恢复能量。倦怠不是终点,而是一次“重新设计”的契机。
🎶 结尾歌曲分享
本期最后,送上一首刘德华的《17岁》。这首歌唱出了青春的勇气与最初的热望,提醒我们:即使在倦怠期,也能找回当初那个敢于追梦、敢于重新开始的自己。
By 胖胖的Ryo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早上醒来不想上班,做事提不起劲,明明很努力,却感到无比疲惫?这不是懒惰,而是一种普遍的“倦怠期”。在快速节奏的生活里,年轻人往往被无形的压力裹挟,情绪、动力和身体逐渐透支。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什么是职业倦怠与人生倦怠,它为什么会发生,又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走出这种状态,重新点燃内心的热情。借助斯坦福《人生设计课》的思路,以及积极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实证方法,我们将提供一份“反倦怠行动指南”。倦怠不可怕,它其实是一种提醒:你需要停下,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脚本。愿这期节目,能成为你走出疲惫的第一步。
00:10 倦怠的典型表现从身心疲惫到意义感缺失,再到效率骤降,倦怠不是一时偷懒,而是身体和心灵都在发出警告。很多人会陷入“我是不是不够好”的自责,其实这是能量透支的信号。
05:45 为什么年轻人更容易陷入倦怠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大,加上社交媒体的比较文化,让人不断“内卷”。尤其是初入职场或在转型期的人,往往对未来的迷茫感更强烈。
12:20 倦怠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工作3-5年的瓶颈期,以及人生重大转折点(比如婚姻、生育、升职未果)都是高发期。倦怠往往和“期待与现实的落差”紧密相关。
18:40 《人生设计课》的思路用“能量日志”找到让自己充电和消耗的事情;通过小型实验(原型思维)尝试不同路径,而不是一味推翻现有生活。这让我们有机会“重构”人生。
26:10 找到自己优势能量的启发倦怠并不代表我们不行,而是说明我们“用错了力气”。与其改短板,不如把更多任务对齐到自身优势。这样不仅效率更高,也能获得持续的满足感。
35:20 走出倦怠的行动指南扫描能量源、识别核心优势、做原型实验、重构日常任务。加上适度休息和关系支持,让自己慢慢恢复能量。倦怠不是终点,而是一次“重新设计”的契机。
🎶 结尾歌曲分享
本期最后,送上一首刘德华的《17岁》。这首歌唱出了青春的勇气与最初的热望,提醒我们:即使在倦怠期,也能找回当初那个敢于追梦、敢于重新开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