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这个人人都讲“情绪稳定”和“高情商”的时代,我们被教育要克制、要体谅、要温柔。可有时候,温柔太久,就会变成一种自我消耗。FM2690这一期,我们聊聊“带锋芒的善良”——那种不迎合、不取悦,却依然温暖的力量。《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们:真正成熟的人,不是让所有人都喜欢,而是能坦然被不喜欢。善良不是一味退让,而是在界限之内继续相信人性。这一期,想和你一起学会“不再过度懂事”,也学会如何温柔而坚定地保护自己。最后,我们用单依纯的《像烟火爱过》收尾——那种温柔燃烧的光,提醒我们:真正的善良,也该有自己的温度与亮度。
🕒 Show notes
00:20 善良的代价:为什么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视很多人小时候被夸“懂事”,长大后却发现自己不会拒绝。心理学称之为“讨好型人格”——习惯以他人满意来衡量自我价值。
05:45 温柔的陷阱:界限感消失带来的隐性内耗善良不是问题,没界限才是。行为心理学指出,当人缺乏心理边界时,会不断感受到被“侵犯”的疲惫,却又说不出口。
13:20 《被讨厌的勇气》为什么这么治愈?这本书让人重新认识“自由”——不是取悦所有人,而是忠于自己。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念告诉我们:别人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
21:10 从“老好人”到“情绪主人”:学会拒绝的三步法
29:25 善良不等于软弱:锋芒的另一种形态拥有锋芒不是攻击,而是自我边界的确认。荣格说过:“完整的人格,包含光明与阴影。”真正的善良,是整合后的力量。
36:00 如何“带锋芒地生活”:现实练习与自我调节播主分享日常经验:在职场、家庭、社交场合如何用“非对抗式表达”守住自己的底线,同时保留温柔与同理。
🎵 结尾歌曲推荐
单依纯《像烟火爱过》——像温柔的火焰,燃烧过后依然留有余温。就像我们的善良,也该学会照亮自己,而不只是温暖别人。
By 胖胖的Ryo在这个人人都讲“情绪稳定”和“高情商”的时代,我们被教育要克制、要体谅、要温柔。可有时候,温柔太久,就会变成一种自我消耗。FM2690这一期,我们聊聊“带锋芒的善良”——那种不迎合、不取悦,却依然温暖的力量。《被讨厌的勇气》告诉我们:真正成熟的人,不是让所有人都喜欢,而是能坦然被不喜欢。善良不是一味退让,而是在界限之内继续相信人性。这一期,想和你一起学会“不再过度懂事”,也学会如何温柔而坚定地保护自己。最后,我们用单依纯的《像烟火爱过》收尾——那种温柔燃烧的光,提醒我们:真正的善良,也该有自己的温度与亮度。
🕒 Show notes
00:20 善良的代价:为什么越懂事越容易被忽视很多人小时候被夸“懂事”,长大后却发现自己不会拒绝。心理学称之为“讨好型人格”——习惯以他人满意来衡量自我价值。
05:45 温柔的陷阱:界限感消失带来的隐性内耗善良不是问题,没界限才是。行为心理学指出,当人缺乏心理边界时,会不断感受到被“侵犯”的疲惫,却又说不出口。
13:20 《被讨厌的勇气》为什么这么治愈?这本书让人重新认识“自由”——不是取悦所有人,而是忠于自己。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念告诉我们:别人的情绪,不是你的责任。
21:10 从“老好人”到“情绪主人”:学会拒绝的三步法
29:25 善良不等于软弱:锋芒的另一种形态拥有锋芒不是攻击,而是自我边界的确认。荣格说过:“完整的人格,包含光明与阴影。”真正的善良,是整合后的力量。
36:00 如何“带锋芒地生活”:现实练习与自我调节播主分享日常经验:在职场、家庭、社交场合如何用“非对抗式表达”守住自己的底线,同时保留温柔与同理。
🎵 结尾歌曲推荐
单依纯《像烟火爱过》——像温柔的火焰,燃烧过后依然留有余温。就像我们的善良,也该学会照亮自己,而不只是温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