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美丽

EP5 亚洲熊圈审美的「万恶之源」G-Men杂志


Listen Later

【泰美丽】EP5 亚洲熊圈审美的「万恶之源」G-Men杂志




第5期嘉宾:牛牛老师(微博 @牛牛JoseLiu )


「熊族」(Bear)这个词最早可追溯到 1987 年旧金山Richard Bulger等人创办的男同性恋杂志《Bear Magazine》。「熊」是当时美国男同志族群对「瘦、无体毛、年轻」标准审美的反叛,认为突出男性气质的体毛、偏胖的体态(当时「肌肉」、「壮硕」还没有被强调)、以及年龄的放宽(中老年「熊爹」)都可以骄傲的做男同志。


这一概念传播到亚洲后,这种突出男性性别气质(而非中性化)的审美在日本率先得到发扬。创办于1995年的《G-Men》杂志便是代表,尤其是两位重要的封面插画作者田龟源五郎、儿雷也的插画,以极其鲜明的视觉风格,定义了亚洲「熊圈」亚文化的审美标准:亚裔面孔、欧美化运动员般的壮硕身材、短发、络腮胡(但没有欧美那么茂密且长,多为较短的胡子)、体毛,五大三粗的憨厚气质。后期还衍生出其他子分类,如野郎、体育会系(体育生)、黑皮健美、白袜等等性感标签。该杂志内容涵盖男同漫画(多有直接的性描写)、小说、编辑特别报道(比如后期对台湾熊族的聚焦)、真人写真、同志商业分类广告(全日本各种面向男同志的休闲娱乐场所)、交友信息、地图指南等。杂志后期开始附赠DVD,多为写真拍摄花絮,甚至大多数知名日本GV(男同成人影片)厂牌的作品预告片等。


可以说,1995-2016年21年的《G-Men》杂志引领了一代风潮,影响了整个亚洲的男同审美和娱乐交友文化。尤其是正值性启蒙的80后、90后一代人,无一不受其直接或间接影响,这种影响时至今日仍无所不在:从各种同志酒吧的主题画、招贴(尤以Eagle Tokyo为打卡圣地)、海报;到同志文创产品(「日本男儿」Tee与周边产品);杂志当年的主力插画漫画作者,如田龟源五郎、儿雷也、戎桥政造等等,依然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影响新一代的作者;知名GV男优、gogoboy也都曾经是杂志的封面人物或写真模特;更重要的是,如果观察亚洲流行的社交媒体、同志交友软件里最受欢迎的审美,依然可以看到《G-Men》的决定性影响。


本期播客就试图以较为轻松的方式,做一次《G-Men》杂志的回顾。嘉宾牛牛老师(微博 @牛牛JoseLiu)是国内收藏这本杂志最多的藏家之一,也和编辑团队有过交流,甚至前男友还经过他的介绍成为内页写真模特。从牛牛老师与这本杂志的个人经历(淘宝偶然发现、台湾朋友代购赠送、被老妈发现无影无踪、启蒙后主动追寻收藏、到台湾结实编辑团队参与杂志活动),我们得以管窥一代人如何被「熊」的同志亚文化启蒙、觉醒、追寻。以及点点滴滴、无所不在的影响力。


最后,这期节目也对这种「男性凝视」审美进行了反思,讨论了杂志消沉的原因。希望这期节目,也可以像当年G-Men为牛牛老师「打开一扇窗」那样,让更多年轻的朋友了解属于我们自己的熊族文化。




OP ED 背景音乐:©️ 盐sALT "Cosmos Highway" (@女王盐)




订阅【泰美丽】播客


视频版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AAtyG990bIpAiqIfQwOy-vkb_myKA6Tq


B站: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64y1P7xD/#reply581686240


音频版


小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59c1afd096f477b3ef3c8c5


喜马拉雅:https://m.ximalaya.com/album/80194046


网易云音乐:https://music.163.com/#/djradio?id=998880555


Spotify: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thaimelee


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cn/podcast/%E6%B3%B0%E7%BE%8E%E4%B8%BD/id1724786560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泰美丽By 叉小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