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EP48出街後有好幾位聽眾想知道更多關於「離散」「反離散」的概念,於是本集講史書美的《反離散》。離散其實就是離開祖國到他鄉定居,而這樣的狀況往往隱含對祖國的忠誠和嚮往,而我們祖輩的起點確實是「離散中國人」。不過,史書美說:「離散是有時效性的,會過期的,我們不能在三百年後仍聲稱自己是離散者,每個人都應該被賦予成為在地人的機會。」
-0:00 離散的定義
-3:44 反離散:批判「中國性」(Chineseness)的單元性和霸權
-6:00 「離散中國人」這個概念的問題
-10:00 證據顯示華人移民其實有強烈的在地化傾向
-11:18 史書美提出的「華語語系」+歷史過程
-13:19 法語語系的相似之處:被收編的風險?
-16:10 Root (源) & Route (流),流可以成為源?
-20:00 針對《反離散》的批評和其他意見
-23:27 回答Boon的問題: 大馬華人何去何從?
-26:30 融入的案例:印尼華人文學的武俠小說
-30:51 片尾:《區判》宣告棄坑+ 聽眾回應
參考資料/提及文獻:
1. 歷史學家楊孟軒的定義 https://www.linking.vision/archives/7065
2. Hew Wai Weng (丘偉榮): Chinese Ways of Being Muslim
https://www.niaspress.dk/book/chinese-ways-of-being-muslim/
3. 旅台作家黃錦樹: 這樣的「華語語系」論可以休矣!──史書美的「反離散」到底在反什麼?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sobooks/sinophone-literature-review/
4. Echo Lao: 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地獄
https://medium.com/@echolao/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地獄-黃錦樹的反-反離散-華語語系論爭-60950fe9d4c8
5. 曾維龍: 反離散的在地文學書寫
http://www.pfirereview.com/2015081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