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February 18, 2025EP70|一磚一瓦都充滿著故事!《光的院子》復刻懷念的眷村味 feat.黎明珍50 minutesPlay高雄建業新村是日據時期的海軍宿舍,歷經二次大戰時的美軍轟炸,無情的砲火恰落在附近,導致房舍毀損,斷井頹垣不堪居住,隨後方由國民政府接管,修建為軍醫院,1966年由作者父親黎熾光購得,一大家子人在此落地生根。本書作者黎明珍身為黎家女兒,生於斯長於斯,懷抱對自家故居的深厚情感,於離家數十年後,決心捲起衣袖與丈夫王子亦改裝重建,以敞亮的院子、潔淨的廚房、愜意的待客區為中心,留存少部分歷史痕跡的殘骸,更截取父親之名,取作「光的院子」以茲記念。趁著週末假期在重獲新生的老屋空間舉辦藝文活動,廣邀親友鄰舍共襄盛舉,讓思念的種子能夠繼續在左營海軍眷村中茁壯成長,生生不息。本書撿拾大大小小發生於此的故事,拼湊、剪貼、黏合,要拂去戰火的硝煙,洗去歷史的塵埃,只以日光、樹影、人情與笑聲寫成,屬於這個院落的時光故事。購書快易門:【博客來】https://reurl.cc/K4QnWM【誠品】https://reurl.cc/dLWj4y【金石堂】 https://reurl.cc/g4Mj5N🗣️ 主持人:郭彥甫🗣️ 光的院子文化協會理事長:黎明珍🎧本節目由【聲歷其境】製作播出✉️ 合作洽談請聯繫 凱特經紀 [email protected]--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ShareView all episodesBy 郭彥甫February 18, 2025EP70|一磚一瓦都充滿著故事!《光的院子》復刻懷念的眷村味 feat.黎明珍50 minutesPlay高雄建業新村是日據時期的海軍宿舍,歷經二次大戰時的美軍轟炸,無情的砲火恰落在附近,導致房舍毀損,斷井頹垣不堪居住,隨後方由國民政府接管,修建為軍醫院,1966年由作者父親黎熾光購得,一大家子人在此落地生根。本書作者黎明珍身為黎家女兒,生於斯長於斯,懷抱對自家故居的深厚情感,於離家數十年後,決心捲起衣袖與丈夫王子亦改裝重建,以敞亮的院子、潔淨的廚房、愜意的待客區為中心,留存少部分歷史痕跡的殘骸,更截取父親之名,取作「光的院子」以茲記念。趁著週末假期在重獲新生的老屋空間舉辦藝文活動,廣邀親友鄰舍共襄盛舉,讓思念的種子能夠繼續在左營海軍眷村中茁壯成長,生生不息。本書撿拾大大小小發生於此的故事,拼湊、剪貼、黏合,要拂去戰火的硝煙,洗去歷史的塵埃,只以日光、樹影、人情與笑聲寫成,屬於這個院落的時光故事。購書快易門:【博客來】https://reurl.cc/K4QnWM【誠品】https://reurl.cc/dLWj4y【金石堂】 https://reurl.cc/g4Mj5N🗣️ 主持人:郭彥甫🗣️ 光的院子文化協會理事長:黎明珍🎧本節目由【聲歷其境】製作播出✉️ 合作洽談請聯繫 凱特經紀 [email protected]--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高雄建業新村是日據時期的海軍宿舍,歷經二次大戰時的美軍轟炸,無情的砲火恰落在附近,導致房舍毀損,斷井頹垣不堪居住,隨後方由國民政府接管,修建為軍醫院,1966年由作者父親黎熾光購得,一大家子人在此落地生根。本書作者黎明珍身為黎家女兒,生於斯長於斯,懷抱對自家故居的深厚情感,於離家數十年後,決心捲起衣袖與丈夫王子亦改裝重建,以敞亮的院子、潔淨的廚房、愜意的待客區為中心,留存少部分歷史痕跡的殘骸,更截取父親之名,取作「光的院子」以茲記念。趁著週末假期在重獲新生的老屋空間舉辦藝文活動,廣邀親友鄰舍共襄盛舉,讓思念的種子能夠繼續在左營海軍眷村中茁壯成長,生生不息。本書撿拾大大小小發生於此的故事,拼湊、剪貼、黏合,要拂去戰火的硝煙,洗去歷史的塵埃,只以日光、樹影、人情與笑聲寫成,屬於這個院落的時光故事。購書快易門:【博客來】https://reurl.cc/K4QnWM【誠品】https://reurl.cc/dLWj4y【金石堂】 https://reurl.cc/g4Mj5N🗣️ 主持人:郭彥甫🗣️ 光的院子文化協會理事長:黎明珍🎧本節目由【聲歷其境】製作播出✉️ 合作洽談請聯繫 凱特經紀 [email protected]--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February 18, 2025EP70|一磚一瓦都充滿著故事!《光的院子》復刻懷念的眷村味 feat.黎明珍50 minutesPlay高雄建業新村是日據時期的海軍宿舍,歷經二次大戰時的美軍轟炸,無情的砲火恰落在附近,導致房舍毀損,斷井頹垣不堪居住,隨後方由國民政府接管,修建為軍醫院,1966年由作者父親黎熾光購得,一大家子人在此落地生根。本書作者黎明珍身為黎家女兒,生於斯長於斯,懷抱對自家故居的深厚情感,於離家數十年後,決心捲起衣袖與丈夫王子亦改裝重建,以敞亮的院子、潔淨的廚房、愜意的待客區為中心,留存少部分歷史痕跡的殘骸,更截取父親之名,取作「光的院子」以茲記念。趁著週末假期在重獲新生的老屋空間舉辦藝文活動,廣邀親友鄰舍共襄盛舉,讓思念的種子能夠繼續在左營海軍眷村中茁壯成長,生生不息。本書撿拾大大小小發生於此的故事,拼湊、剪貼、黏合,要拂去戰火的硝煙,洗去歷史的塵埃,只以日光、樹影、人情與笑聲寫成,屬於這個院落的時光故事。購書快易門:【博客來】https://reurl.cc/K4QnWM【誠品】https://reurl.cc/dLWj4y【金石堂】 https://reurl.cc/g4Mj5N🗣️ 主持人:郭彥甫🗣️ 光的院子文化協會理事長:黎明珍🎧本節目由【聲歷其境】製作播出✉️ 合作洽談請聯繫 凱特經紀 [email protected]--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more
高雄建業新村是日據時期的海軍宿舍,歷經二次大戰時的美軍轟炸,無情的砲火恰落在附近,導致房舍毀損,斷井頹垣不堪居住,隨後方由國民政府接管,修建為軍醫院,1966年由作者父親黎熾光購得,一大家子人在此落地生根。本書作者黎明珍身為黎家女兒,生於斯長於斯,懷抱對自家故居的深厚情感,於離家數十年後,決心捲起衣袖與丈夫王子亦改裝重建,以敞亮的院子、潔淨的廚房、愜意的待客區為中心,留存少部分歷史痕跡的殘骸,更截取父親之名,取作「光的院子」以茲記念。趁著週末假期在重獲新生的老屋空間舉辦藝文活動,廣邀親友鄰舍共襄盛舉,讓思念的種子能夠繼續在左營海軍眷村中茁壯成長,生生不息。本書撿拾大大小小發生於此的故事,拼湊、剪貼、黏合,要拂去戰火的硝煙,洗去歷史的塵埃,只以日光、樹影、人情與笑聲寫成,屬於這個院落的時光故事。購書快易門:【博客來】https://reurl.cc/K4QnWM【誠品】https://reurl.cc/dLWj4y【金石堂】 https://reurl.cc/g4Mj5N🗣️ 主持人:郭彥甫🗣️ 光的院子文化協會理事長:黎明珍🎧本節目由【聲歷其境】製作播出✉️ 合作洽談請聯繫 凱特經紀 [email protected]--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