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公论

Episode 132: 音乐可以开源吗?


Listen Later

本期话题包括 YotaPhone、Voice-O-Graph、苹果的新广告「The Song」、音乐开源的可能、以及科幻小说家 Neal Stephenson 加盟 Magic Leap 任「首席未来学家」。欢迎参加《IT 公论》二〇一五新年特别活动,赢取《Indie Game: The Movie》特别版拷贝一份!

每月三十元,支持李如一和 Rio 把《IT 公论》做成最好的科技播客。请访问 itgonglun.com/member

圣诞与新年假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不管您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继续努力工作,还是出外游玩充电,李如一和 Rio 都提前祝您节日快乐。为了感谢你们对《IT 公论》的支持,我们准备了特别抽奖活动。在 2015 年 1 月 1 日正午,我们会从参与活动的会员中随机抽选五位,向他们每人赠送一份《Indie Game: The Movie》特别版拷贝。《Indie Game: The Movie》系史上第一部关于游戏制作的纪录片。加拿大导演 Lisanne Pajot 与 James Swirsky 采访了《时空幻境》( Braid )、《FEZ》、《超级肉肉哥》( Super Meat Boy )等几个著名独立游戏的创作者,记录了他们背后的艰辛、快乐与荣耀。如果你是创业者、音乐家、漫画家、导演、小说家、或任何打算自己做点东西的人,《Indie Game: The Movie》都会让你产生巨大共鸣。

我们将把影片直接以链接形式发送到您的会员邮箱。您可以在线观看,亦可下载高清与标清版本永久收藏。影片为英语对白,繁体中文字幕。参与抽奖的方法请看这个页面

本期的听众反馈([email protected])相当精彩。在 131 期里我们说过软件卖的是使用权,不是所有权。这让一位姓臧的听众想到了《哈利·波特》中妖精贩售的宝剑:

格兰芬多宝剑是戈德里克·格兰芬多在世时从妖精那里买的一把宝剑。这把剑一代代流传下去,人类天经地义地认为它的处置权属于自己,然而妖精认为当时是把这把剑的 「使用权」卖给了「那一个人」,那人死后,这把剑理应回到妖精手中(脑补妖精大喊「Your license has expired! 」)……听起来,人们对于软件应该有妖精对于所属物的觉悟。

听众 Max 指出,德州仪器出品的科学计算器和图形计算器在功能上还是远超 iOS 上的计算器 app:

TI-83 Plus, TI-84 Plus 和 TI-89 等计算器不仅集成了数学和统计学等领域的常用公式/模型计算,可以数值求导、积分、解方程、画图,甚至还可以自己编写简易的程序……整个按键布局和设计也更符合复杂计算的需求。个人感觉对于专业学生/工作而言,iOS 上的计算 app 还是很难取代 TI 系列。目前见过唯一能接近 TI-8x 系列的计算应用就是 WolframAlpha,但它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案,所以也不能作为 TI-8x 系列的替代品。

我们发现德州仪器自己倒是有做一款名叫 TI-Nspire 的 iPad app,售价三十美元。不过如 Rio 在上期节目中所说,移动设备「不能带进考场」还是个硬伤。

法律工作者山葵酱告诉我们,App Store 的「执法模式」其实跟中国春秋时期的执法模式非常类似。

与 App Store 的「执法模式」最为相似的,可能是春秋时期郑国在「子产铸刑书)」之前的「执法模式」,即「议事以制,不为刑辟」,翻译过来是「衡量事情的轻重来断定罪行,不制定刑法」的意思。我们一般称之为「秘密法」时期。而子产将刑律铸刻在鼎上,是古代中国第一次「公开」发布成文法,开创了公布法律的历史。因此「子产铸刑书」也成了中国法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法律居然可以是保密的、不公开的,这在今天看来也许非常荒谬。但是,当时的主流思想认为,法律不公开有以下好处:

一、平民会对法律和统治阶级怀有敬畏之心;不可知的法律更像一种信仰,而非规则。

二、平民不知道法律的具体内容,所以会尽量谨慎地说话和行动,以免因自己的言行触犯了法律而被惩罚。

三、平民如果知道了法律的具体内容,就可能会利用法律的空白或漏洞,做坏事却不受惩罚。

四、统治阶级可以灵活地解释和使用法律,在裁判案件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假如哪天苹果要出 App Store Review Guidelines 的中文版,这四条几乎可以直接拿来用了。(笑)

一台名叫 YotaPhone 的俄罗斯手机一直令 Rio 感到兴味盎然。它的卖点说来简单:除了正面的五寸 AMOLED 屏幕外,背面还有一块四点七寸的电子墨水(e-ink)屏幕,而且它可以跑完整的安卓系统。用过 Kindle 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手机让你不再担心电池续航力。不过虽然《The Verge》的测评认为 YotaPhone 的双屏不只是噱头,但 555 英镑(约 5396 人民币)的售价用来购买续航力和视力保护功能,恐怕还是要犹豫一下。Rio 那么心动不还是没有下手吗?

说到电子墨水屏幕,我们推荐一中一英两篇关于 Kindle Voyage 的评论。龚民兄的在这里,Jeff Atwood(StackOverflow 创始人)的在这里

你知道什么是 Voice-O-Graph 吗?Neil Young 今年的新专辑《A Letter Home》就是用它录的。那是一种流行于 1930 至 1970 年代的美国的类似电话亭的东西,走进去投个硬币,对着麦克风唱首歌或说两句话,它就能把你的声音刻录成一张黑胶唱片吐出来。在战争时期,Voice-O-Graph 成了人们互通音讯的热门工具。苹果为圣诞和新年假期准备的新广告「The Song」近日开播,在视频中他们聪明地把自家的音频软件 GarageBand 比之于当代的 Voice-O-Graph,表达了对美国优良传统价值的继承。不过 Voice-O-Graph 的使用难度可远远低于 GarageBand,它在今天的对应物难道不应该是语音 IM 吗?

纽约 Betaworks 孵化的创业公司 Blend.io 立志要成为「音乐家的 GitHub」。你可以把自己的 Ableton Live, Pro Tools, Logic Pro, GarageBand 等工程文件上传,供其他音乐家下载。最近 Blend.io 更推出了 Blend Market,你可以把自己写出的旋律或节奏型直接卖给其他音乐家(通过 Stripe 支付)。李如一和 Rio 对于音乐究竟能否开源一事私下有过很多讨论。和很多人的想像相反,软件代码的每一次编译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虽然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不同可以忽略不计,但古典音乐经典曲目的多个录音版本之间的区别又何尝不是如此?而一首爵士乐作品的两个版本的关系则可以比之于 GitHub 上的「原版」软件和「fork」出来的软件。

常识告诉我们,在音乐领域,人们对原创性的要求比软件界高。假唱和抄袭曲子的例子固然不少,但至少那是「丑闻」。而软件工程师不是总半开玩笑地说「能拷贝代码就不要自己写代码」吗?「复用」在软件工程领域不但不是丑闻,反而是被鼓励的「不重复制造轮子」的行为。另一方面,即便在人们不知开源为何物的时代,创造性地复用甚至挪用他人旋律也是作曲家们常干的事。前卫摇滚乐团 Emerson, Lake & Palmer 以及日本电子音乐先锋冨田勲重新演绎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就是例子。在本期节目里我们播出了说唱组合 2 Live Crew 对库布里克电影《全金属外壳》(*Full Metal Jacket*)里越南妓女对白的采样。但采样、致敬和抄袭的界线在哪,对于法律界一直是个难题。和音乐家相比,软件工程师对于复用他人劳动成果的态度更加简单纯粹,这应该是软件开源能够获得认可的心理认知基础。

老牌程序员网站 Dr. Dobb 由于广告收入被迫关站,深度硬件测评站 AnandTech 被 Purch 收购。这两件事背后反映的共同现象是新媒体生态圈的变化。广告主对于传统的桌面网站广告兴趣渐缺已不是新闻,更有趣的是 AnandTech 主编 Ryan Smith 在博客中提到的现象:今年有越来越多经营严肃和深度内容的新媒体站获得了大笔投资,说明创业者和投资人对新媒体的想像都已经超越了那些走三俗路线的短平快产品。显然,Smith 指的是 BuzzfeedVoxQuartz 这些媒体,以及 a16z 这样的风投公司。

我们之前在节目中提过的超科幻虚拟现实创业公司 Magic Leap 最近把科幻小说家、《雪崩》(*Snow Crash*)的作者 Neal Stephenson 请去当「首席未来学家」。关于 Magic Leap 可以简单用两句话概括:一、他们要做的是消费者级别的全息影像生成技术,也就是「没有屏幕的屏幕」,如果需要直观的感受,可以随时去他们的网站首页看那个动画;二、这是一帮做内容、懂内容的人在做产品。打个比方,相当于一家发明了摄像技术,同时自己又拍电影的公司。

虚拟现实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有潜力重新定义肉体和数字空间的关系。不用问 Ray Kurzweil 的奇点(Singularity)到来时身体怎么办,先问问牺牲身体健康、坐在电脑和游戏机前养线上 ID 的那些人是怎么想的好了。如果像 Oculus 和 Magic Leap 这样的公司成了虚拟现实 / 隐在电脑(Ubiquitous computing)时代的苹果,你是不是应该现在开始健身了?

最近我们读的一些文章
  • 专家犯错,通常是因为他们只是旧版世界的专家
  • 在 Napster 之前,我们有 IUMA
  • Ben Thompson 真是超级看好 Uber 和 Bitcoin 啊,而他的论点总是清晰有力
  •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IT 公论By IPN

    • 4.2
    • 4.2
    • 4.2
    • 4.2
    • 4.2

    4.2

    59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IT 公论

    View all
    All Ears English Podcast by Lindsay McMahon and Michelle Kaplan

    All Ears English Podcast

    2,318 Listeners

    太医来了 by IPN

    太医来了

    44 Listeners

    滅茶苦茶 by IPN

    滅茶苦茶

    29 Listeners

    流行通信 by IPN

    流行通信

    19 Listeners

    無次元 by IPN

    無次元

    7 Listeners

    硬影像 by IPN

    硬影像

    32 Listeners

    选·美 by talich

    选·美

    32 Listeners

    一天世界 by 不鳥萬如一

    一天世界

    105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18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