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必读的14节课

【番外篇】“戏”说心脏


Listen Later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必读的14节课番外篇——《戏说心脏》。


今天,小微用最通俗易通的话,来给大家说一说我们的心脏到底长什么样?


如果我们把心脏比作一栋二层小楼,一栋二户人家合建的双拼别墅。我们把左边的那户叫左心,右边的叫右心。楼上的房间我们叫“房”,楼下的称作“室”。与人住的房子一样,心脏也是由墙壁、房门、水管和电路四个部分构成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例如人们常说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心脏这栋房子什么都有,唯独缺了窗户。另外,我们都知道,房子坏了,一般都是墙、门、水、电出了问题,心脏疾病,也是这个道理。 


介绍完外部构造,小微就要带大家走进心脏这栋房子的里面去看看!


我们先来说墙。心脏的墙壁,不是钢筋水泥,而是二层皮夹一层肉,不是肉夹馍,是皮夹肉,这肉做的墙叫“心肌”。心肌墙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房室间隔缺损”,这是先天性的,原因是建房子时,左右心之间的隔墙没砌完就交工了,留了个缺口,这害死人的豆腐渣工程!


接下来是门。心脏之门,形状像花瓣一样,哪位有诗意的医学先辈起了个学术的名字叫“瓣膜”。如果是小微来起名字的话,会俗气的叫“心门”,“二尖瓣膜”叫“二扇门”,“三尖瓣膜”叫“三扇门”,虽然俗气,但是易懂。和房间的门一样,心脏的门也会出问题。例如门卡住了,只能推开个狭窄的小缝,这就被叫作“瓣膜狭窄”;门关不严,就叫“瓣膜关闭不全”。如果门坏了,不能用,怎么办?有两种选择,要么换新的,要么修一修。换新门,我们称它为“瓣膜置换术”;修修补补后继续使用,叫“瓣膜修补术”。


有一条,大家要记住,如果能“修补”,千万别“置换”。虽然人造门除了金属做的,现在又有了猪心和牛心做的,但是品质远远赶不上天造的门。


说完门,我们来说说水管。我们把铺设在墙壁表面的输水管道,叫冠(状动)脉,它是心肌的生命粮道,心肌的养料全靠冠状动脉的血液输送。如果水管梗塞不通,心肌墙可能会因缺血而坏死,也就是说我们所熟知的“冠心病”。引发冠心病后,治疗方法有二种,一是像捅下水道似的,用钢丝捅通冠脉后,放个套管撑起来不让水管壁塌陷,也就是“支架置入术”;另一个是废弃掉老管道,重新搭根新管道,学名“搭桥术”。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电线。铺设在心脏墙壁里的输电线路,叫“心脏传导系统”。电路放电一次,心脏就跳动一次,没有放电,就没有心跳。若是电路出了问题,心跳节律就会发生异常,我们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多种,例如,电路发神经似的放电不停,电得心房壁不住地颤抖,叫“房颤”;提早放电了,叫早搏;电流中断了,叫“传导阻滞”。


目前,人类对心脏的电路原理所知甚少,治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未来,心律失常治疗方法要进步,还是靠研究电生理的科学家的努力。


介绍完心脏内部,我们再来说说心脏的检查。检查心脏,主要是检查心脏的墙壁、大门、水管和电路。心(脏)超(音波)用于查看墙壁是否有缺口、瓣膜门是否打得开关得严。冠脉CT或造影是管道工,可准确地查明冠脉这根水管是不是堵了,堵在了哪里。心电图,顾名思义,用来检测电路的通电情况,干的是电工的活儿。这么一说,大家对于心脏的检查是不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总之,心脏是我们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大家一定要保护好它,保护好它的前提之一就是要科学的认识它。


好啦,今天的《戏说心脏》节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冠心病的养护知识,欢迎微信搜索“良知关爱”,关注我们。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必读的14节课By 良知健康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