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非同质化代币(NFT)为何升温?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媒体消息,在萨尔加多周二正式把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后,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央行官员周三表示,他们也在研究考虑推出数字货币,目标是最终将其引入到经济中。
2、据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通过了虚拟资产法案,这意味着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在该国正式合法化。
3、根据区块链中心对谷歌趋势数据的分析显示,2021年8月,全球对非同质化代币(NFT)的兴趣增加了426%。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经济日报,作者李华林,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https://www.jinse.com/blockchain/1156061.html)
非同质化代币,也就是NFT(Non-Fungible Token)再次涌起热潮。近日,NBA明星球员史蒂芬·库里花费约116万元人民币买下一个NFT猿猴头像,引起海内外网友热议。
热度不仅在国外,今年以来,随着NFT市场不断升温,我国越来越多企业也相继拥抱这一新事物,将音乐、绘画、游戏皮肤等制作成NFT出售,受到消费者追捧,NFT也由此走入大众视野。
那么,NFT到底是什么?企业为何纷纷入局?在我国发展前景如何?
按照被广为接受的定义,NFT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代币,不同于比特币等同质化代币,它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也就是说,当一件产品进行数字资产认证转换成NFT之后,就成为了区块链上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产品的来源、售价、转卖等信息都能被记录。
近两年来,NFT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突飞猛进,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包括数字艺术、虚拟资产、游戏、域名、门票等。尤其是一系列“天价交易”事件推动NFT被更多人所熟知,其中最轰动的莫过于艺术家Beeple将其创作的5000张日常画作拼接在一起,制作成NFT进行拍卖,最终以6934万美元卖出。
在我国,今年以来NFT以艺术领域为起点,相关应用和开发逐步推进,越来越多个人和企业相继入场,多位音乐人和画家发布了自己的NFT数字作品。
动作更打眼、影响更大的是互联网企业的入局。比如,今年5月,阿里拍卖推出NFT数字艺术专场;6月,支付宝推出NFT付款码皮肤;腾讯则在8月上线NFT应用软件“幻核”,首期限量发售“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等等。
在互联网企业的推动下,用户对NFT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参与热情高涨,几乎每件产品一推出即售罄。
为何互联网企业纷纷试水NFT?行业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NFT具有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分割等属性,为数字资产的存储、流转打开了想象空间。他举例,音乐作品容易被侵权、举证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创作者,而NFT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痛点,为版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更好的方案,这也是NFT首先在艺术圈流行开的重要原因。
NFT可以将数字内容资产化,让数据实现权属清晰、数量透明、转让留痕,成为连接现实世界资产和数字世界资产的桥梁,互联网企业正是瞄准了这一发展前景,相继入局NFT。
国际市场“天价交易”频现,炒作投机与NFT相伴而行,备受各方诟病。在我国,NFT发展步伐则显得更为谨慎,多个企业一再强调其布局NFT的范围和界限,表示出对合规的重视度。
虽然早期一些炒作活动有所抬头,但在争议之下也很快偃旗息鼓。比如某公司此前推出的原价9.9元的NFT付款码皮肤,售出后被高价挂上某二手交易平台,一度炒至上百万元。不过,历经一番争论后,该产品随即被下架。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公司售出的NFT产品都不能进行二次交易,不具备任何流通性。比如,用户购买“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后,仅能对其观赏和收藏,平台不提供二次交易的机会。同样的,用户购买付款码皮肤也只能观赏和收藏,无法将其转卖或转赠。并且,大部分交易平台并不允许用户上线自己的NFT作品。
有专家认为,总体来看,当前NFT在我国更多是对数字资产权利内容和交易流转信息进行记载的电子化凭证,不能等价交换和自由流通,金融属性较弱,尚不存在投机炒作的机会和场所。
对于NFT的未来,业内不少人抱有美好想象,喊出“万物皆可NFT”的口号。
行业人士还表示,未来,NFT有望与现实世界中的更多物品结合,充当物理世界和区块链世界的桥梁,比如房屋、汽车等物理世界的资产,有可能实现大规模上链,以NFT形式存在和流转,这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这些设想要真正照进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包括监管在内的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此外,建立完善的行业规范也是发展NFT的必要之举。总而言之,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NFT发展路径,是打开NFT更大应用场景的前提。
在相关监管建立完善之前,还有专家提醒,当下要谨防NFT成为下一个非法集资、诈骗的重灾区,尤其要防备不法分子打着新技术旗号出来招摇撞骗,比如将某件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通过NFT包装,编造动人故事,推高价格发行,欺骗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以攫取巨额资金。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想了解更多价值机会可以添加泡泡糖微信(asdx-02)。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
Hello,小伙伴们,我是AscendEX泡泡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非同质化代币(NFT)为何升温?
首先,咱们还是先来“聚焦一整天”吧。
1、媒体消息,在萨尔加多周二正式把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后,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央行官员周三表示,他们也在研究考虑推出数字货币,目标是最终将其引入到经济中。
2、据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通过了虚拟资产法案,这意味着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在该国正式合法化。
3、根据区块链中心对谷歌趋势数据的分析显示,2021年8月,全球对非同质化代币(NFT)的兴趣增加了426%。
接下来的深度文章,来自经济日报,作者李华林,敬请聆听。
原文链接:(https://www.jinse.com/blockchain/1156061.html)
非同质化代币,也就是NFT(Non-Fungible Token)再次涌起热潮。近日,NBA明星球员史蒂芬·库里花费约116万元人民币买下一个NFT猿猴头像,引起海内外网友热议。
热度不仅在国外,今年以来,随着NFT市场不断升温,我国越来越多企业也相继拥抱这一新事物,将音乐、绘画、游戏皮肤等制作成NFT出售,受到消费者追捧,NFT也由此走入大众视野。
那么,NFT到底是什么?企业为何纷纷入局?在我国发展前景如何?
按照被广为接受的定义,NFT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代币,不同于比特币等同质化代币,它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也就是说,当一件产品进行数字资产认证转换成NFT之后,就成为了区块链上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产品的来源、售价、转卖等信息都能被记录。
近两年来,NFT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突飞猛进,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包括数字艺术、虚拟资产、游戏、域名、门票等。尤其是一系列“天价交易”事件推动NFT被更多人所熟知,其中最轰动的莫过于艺术家Beeple将其创作的5000张日常画作拼接在一起,制作成NFT进行拍卖,最终以6934万美元卖出。
在我国,今年以来NFT以艺术领域为起点,相关应用和开发逐步推进,越来越多个人和企业相继入场,多位音乐人和画家发布了自己的NFT数字作品。
动作更打眼、影响更大的是互联网企业的入局。比如,今年5月,阿里拍卖推出NFT数字艺术专场;6月,支付宝推出NFT付款码皮肤;腾讯则在8月上线NFT应用软件“幻核”,首期限量发售“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等等。
在互联网企业的推动下,用户对NFT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参与热情高涨,几乎每件产品一推出即售罄。
为何互联网企业纷纷试水NFT?行业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NFT具有唯一性、稀缺性、不可分割等属性,为数字资产的存储、流转打开了想象空间。他举例,音乐作品容易被侵权、举证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创作者,而NFT的不可篡改、可追溯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痛点,为版权保护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更好的方案,这也是NFT首先在艺术圈流行开的重要原因。
NFT可以将数字内容资产化,让数据实现权属清晰、数量透明、转让留痕,成为连接现实世界资产和数字世界资产的桥梁,互联网企业正是瞄准了这一发展前景,相继入局NFT。
国际市场“天价交易”频现,炒作投机与NFT相伴而行,备受各方诟病。在我国,NFT发展步伐则显得更为谨慎,多个企业一再强调其布局NFT的范围和界限,表示出对合规的重视度。
虽然早期一些炒作活动有所抬头,但在争议之下也很快偃旗息鼓。比如某公司此前推出的原价9.9元的NFT付款码皮肤,售出后被高价挂上某二手交易平台,一度炒至上百万元。不过,历经一番争论后,该产品随即被下架。
更重要的是,大部分公司售出的NFT产品都不能进行二次交易,不具备任何流通性。比如,用户购买“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NFT”后,仅能对其观赏和收藏,平台不提供二次交易的机会。同样的,用户购买付款码皮肤也只能观赏和收藏,无法将其转卖或转赠。并且,大部分交易平台并不允许用户上线自己的NFT作品。
有专家认为,总体来看,当前NFT在我国更多是对数字资产权利内容和交易流转信息进行记载的电子化凭证,不能等价交换和自由流通,金融属性较弱,尚不存在投机炒作的机会和场所。
对于NFT的未来,业内不少人抱有美好想象,喊出“万物皆可NFT”的口号。
行业人士还表示,未来,NFT有望与现实世界中的更多物品结合,充当物理世界和区块链世界的桥梁,比如房屋、汽车等物理世界的资产,有可能实现大规模上链,以NFT形式存在和流转,这将深刻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但这些设想要真正照进现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包括监管在内的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此外,建立完善的行业规范也是发展NFT的必要之举。总而言之,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NFT发展路径,是打开NFT更大应用场景的前提。
在相关监管建立完善之前,还有专家提醒,当下要谨防NFT成为下一个非法集资、诈骗的重灾区,尤其要防备不法分子打着新技术旗号出来招摇撞骗,比如将某件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通过NFT包装,编造动人故事,推高价格发行,欺骗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以攫取巨额资金。
以上内容,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好啦,本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喜欢泡泡糖为您精选的内容,还请帮忙多多转发,想了解更多价值机会可以添加泡泡糖微信(asdx-02)。那咱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