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怕问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业都经历了什么?【有奖】


Listen Later


参与有奖!

奖品


一等奖1名(北极狐双肩包

二等奖2名(专属定制印章

三等奖5名(小西休闲抱枕


如何参与


上喜马拉雅,订阅“西门子调频1847 ”的专辑《西有故事》《科技不怕问》

在本期节目下方留言,回答节目最后主播提出的问题。

将本期节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并将分享截图私信发送给主播“西门子调频1847”。



评奖机制:


在所有参与活动的听众中,我们根据留言质量评定获奖者。

对于在一期节目中有多条留言的听众,只统计其第一条留言。

在连续5期有奖节目中,一个用户ID最多获得一次一等奖。

本次活动截至9月9日中午12:00

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西门子中国所有。



40年前的中国处在改革开放的起点。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不足日本的三分之一,制造业的发展相对落后。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仅为1.5%,而2017年这一比重上升至25%。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正逐步摆脱“世界工厂”的符号。作为中国长期合作伙伴,西门子与中国制造企业携手共进,支持宝武集团、济南二机床、蒙牛、娃哈哈等众多民族企业的升级改造。在中国制造业不断前进的征程中,西门子一路相伴。


今天我们请到了《中华工控网》总编杨志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数字化企业技术中心总监戴霁明,一起来聊聊中国制造业走过的40年。

杨志强介绍了他的观察:“1980年,我随父亲到湖南的工业城市株洲定居,当时觉得株洲到处都是工厂,那时候高楼不多,但是站在山顶一看,整个北区厂房烟囱林立,包括冶炼厂、化工厂,工业非常发达,只不过那时候技术还比较差,环保意识也不强,浓烟滚滚,环境污染很大。”


“到了90年代中期,我去到一家电梯厂工作,正赶上继电器控制升级PLC控制,交流双速电机升级变频驱动。电梯虽然价格贵,但是性能稳定、效率高、舒适感好,业主非常愿意为此买单。1999年我来到深圳,在一家港资电梯维保公司做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计划将公司维保的电梯都联网监控,现在看起来,很有点物联网的意思。如今,智能制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正在成为新的趋势。”他表示。

戴霁明认为:“40年前,中国制造业生产力处在很低的水平,这体现在设计、制造、质量管理、效率都不是特别好。在后面的发展中,我们用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人的拼搏弥补自己的短板,逐渐具备竞争力,成为制造大国。今天的竞争更加追求效率、灵活性、柔性和产品上市的时间。可以说40年以后,我们又到了新的舞台的起点。”


通俗地划分,“工业2.0”以机械化为标志,“工业3.0”以自动化为标志,“工业4.0”以智能化为标志。戴霁明认为中国很多企业处在“工业2.0”到“工业3.0”之间的时代。


谈到对年轻一代制造业从业者的建议,杨志强表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从业者需要增加知识储备,多涉猎一些周边的知识。一方面制造业需要专业知识的沉淀,好在制造业的一些底层技术变化慢,这也留给从业者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未来许多技术都是融合相通的,比如自动化最早是机电融合,后来又和软件、IT交融。制造业从业者将能获得更多的机会。”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科技不怕问By 西门子调频1847


More shows like 科技不怕问

View all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by 声动活泼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176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