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历史

乾隆皇帝与浮山 | 李世金 刘培宏


Listen Later

我们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大事,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的时候,驾临过浮山,并做过私访。


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应该说收获不小,了解了很多民间的实情。可是,在从江南返回京城的时候,有位大臣建议:"听说淮河两岸的百姓生活比较富裕,是否驾临探访一番?"乾隆皇帝听后甚喜,下旨曰:"淮岸有寺院者,听其音也。"几位大臣忙退回他们的议事舱,查看地图,看了两三遍,才发现淮河南岸的浮山上有座中型的灵岩寺。于是,一位大臣便走到乾隆皇帝跟前,做了耳语。乾隆皇帝听后微笑,理了一下胡须,轻微地点了点头。


于是,御龙舟行至扬州湾,便掉头进入淮河。由于顺风,御龙舟行了三日,于朝霞映红东方大地的时刻,便到了浮山。可是,御龙舟并没有在浮山脚下停靠,却停靠在北岸的巉石山左侧。乾隆皇帝先派了四个便衣卫士腰缠钢鞭,裤脚藏飞刀,前往探路。四个便衣卫士,乘坐渡船,上岸后便进入灵岩寺,迅速走了一遭,见拜佛人不多,寺院里也仅有五六个僧人,便立刻回去,禀报了所见。大家听后都感觉安全无大碍。于是,乾隆皇帝就叫人船移南岸。他夹在卫队中间,随从的卫队都打扮成农夫或游人一般,个个都暗藏兵器,进入灵岩寺。




灵岩寺僧人见有众人前来拜佛,都纷纷归位。乾隆皇帝一行人拜过佛,前往后大殿拜见主持。主持见众人拜礼,便立刻站起来,合掌回礼,口中赐福。乾隆皇帝见主持如此恭敬且虔诚回敬拜佛人,便使一眼神,叫一大臣前去攀谈。攀谈中,那位大臣从水患、匪患、农业生产、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很自然地交流,主持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情况,也是很自然地与对方交流。乾隆皇帝听后,开始喜形于色,当听到地方官府年年向农民加税的时候,乾隆皇帝立刻变得满脸怒气。但是,他们并没有任何言辞和动作。

乾隆皇帝又使个眼神,那位大臣谈话休止了。按照惯例,乾隆皇帝便在寺院的赐言书上赐言:淮河好风光,浮山一枝花。但署名却没有写。


赐言完毕,乾隆皇帝一行就告辞了。等下山上了船,随后的官员说了一句话:龙墨落浮山,寺院增光辉。主持听后心花怒放,可转念一想,还能是皇上吗?幸亏自己带着众僧人送到船边呀。


乾隆皇帝一行回到了扬州府,给知府下令,并要求扬州府立刻传到凤阳府,从下年起:立刻减轻农民的赋税。


乾隆皇帝回到京城后,也通令全国,首先扼制的就是增加农民税收。


随后不久,扬州府就传出,乾隆皇帝下令不准增加农民税收的事情,是在浮山灵岩寺里了解到的事情。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就像长了腿的风,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到过浮山的灵岩寺。不过,灵岩寺里的所有史料,因几经战火,都荡然无存了。这也只能当作民间的传说吧。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厚重的历史By 深圳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