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与引用(部分文字演变图形见本集录音评论):
倦:形声字。人表意,表示人劳累、疲乏;卷表声。本义是疲劳。引申为厌倦。曲膝而跪的样子是卷之范式,卷上部如双手打开竹简书卷。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宪问》中有一句话:“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述而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在天”出自
《论语·颜渊》;富是天德,贵是天爵。天德、天爵因人自修而得,孟子故而说:“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赵岐注:“天爵以德,人爵以禄。”
《论语·述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与孟子所言“欲贵者,人之同心也”意思相同。
从晋文公建立三军六卿制度起,赵氏便一直是晋国最抢手,表现最为活跃的家族。自赵衰到赵无恤,整整七代人,有四代(赵盾、赵武、赵鞅、赵无恤)终为晋国第一权臣,但却并非真正的尊贵,赵孟所藉以尊贵,然夺其爵禄便成为贫贱,历史上在晋国政治风云中,赵氏曾三次面临灭族之灾(下宫之难,中行氏、范氏围晋阳,智氏、韩氏、魏氏水淹晋阳),数度起落。
醉:形声字。酉表意,其形像酒坛,是酒的本字;卒表声。本义是酒醉。
饱:会意字。从食,表示吃了很多食物;从包,表示肚子容纳了食物就饱;包兼表声。本义是吃足了,引申为饱满:果实~满,充满。
膏:形声字。月表意,表示肥肉油脂多;高表声。本义是油脂。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老子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勝(胜):形声字。力表意,表示有能力承担,朕表声。简体字月表意,表示肌体能承担;生表声。本义是能承担。
“亡”是象形字,甲骨文象人躲在掩体(“竖弯钩”)后面。表示逃亡、逃。
熟:会意字。从灬,表示用火烤熟;从孰,表示手持熟食;孰兼表声。本义是食物煮熟。
匠:会意字。从匚、从斤,用筐中有斧子表示木匠的意思。本义是木工。
《庄子 天下 》
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道术将为天下裂。
原文: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孟子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