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子|一生的书

告子下第2-3章


Listen Later

要点与引用(部分文字演变图形见本集录音评论):

曹交:曹国国君的弟弟,名交。

皆:会意字。金文从比,从日,表示二人一同说话。后改为从比、从白,表示两人都清楚明白。本义是都、全。

《孟子·滕文公上》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景德传灯录》卷六·百丈怀海: 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参马祖被大师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暗。”时黄檗闻举不觉吐舌。师曰:“子已后莫承嗣马祖去。”檗云:“不然今日因师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然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师云:“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论语·子张篇》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先哲为学有二,一无常师,二自师其性,行孝弟之道即自师其性,孝弟是为仁之本,前文明白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孟子教示曹交以孝悌之道,即是学尧、舜之道。

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以言虽外殊,其合德一也。
太史公说:《春秋》能推究到事物的极隐微处,《易经》原本隐微却能阐释得浅显,《大雅》说的是王公大人却德及黎民百姓,《小雅》讥刺卑微作者的得失,其流言却能影响朝廷政治。所以言辞的外在表现虽然不同,但是其和柔的教化作用却是一致的。

原文: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曰。奚有於是。亦為之而已矣。有人於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人矣。今曰舉百鈞。則為有力人矣。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為烏獲而已矣。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弗為耳。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曰。交得見於鄒君。可以假館。願留而受業於門。曰。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有餘師。
■公孫丑問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為詩也。有人於此。越人關弓而射之。則己談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其兄關弓而射之。則己垂涕泣而道之。無他。戚之也。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固矣夫。高叟之為詩也。曰。凱風何以不怨。曰。凱風。親之過小者也。小弁。親之過大者也。親之過大而不怨。是愈疏也。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学习孟子|一生的书By 本照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