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与引用(部分文字演变图形见本集录音评论):霸:会意字。从月,会阴历每月初始见的月亮。本义指阴历每月初始见的月亮。借指强横无理。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道德经38章适(適):形声字。篆书从辶,表示行走;啻声,啻:chì ,《说文解字》:“啻,语时不啻也。从口、帝声”。花下萼结果实(子)之所在是帝之范式,代表根本、本体。口、帝两范式叠加。言语切实中的有所效果是啻之范式。隶、楷书以啇为声,啇,读作dí,就是树根的意思。简体字以舌为声。本义是前往。省:会意字。甲骨文从目,表示眼睛;从艹,像眼睛观察小草。隶、楷书从少(通小);从目,表示眯眼细察。本义是察看。让(讓):会意字。从言,表示言语责备;从襄,襄有高义,表示高声责备。本义是责备。引申指礼让。自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之后,周王室更加衰微,强大的诸侯国为在政治、军事中占据主导地位,展开激烈的争霸战争。称霸的主要标志是“会盟”诸侯。称霸的标准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被华夏核心所认可(中原诸侯承认或周天子承认)二是实力雄厚(至少是区域性大国),三是对其他诸国施加军政影响力(扣押别国储君做人质、会盟、扶持别国君主等按势力强大来评定,依次是:四方是维的郑庄公—-(“四方是维”这个词语最初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四方”指代国家,“是”在这里是语气助词,“维”是维系的意思,因此整个词翻译过来就是国家(有你来)维系。)、之后有:尊王夷的齐桓公、春秋大义的宋襄公、制霸中原的晋文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纵横江淮的吴王阖间hé lǘ、争霸中原的吴王夫差、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这几位诸侯撑起整个春秋时代,见证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原文:■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入其疆。土地辟。田野治。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慶以地。入其疆。土地荒蕪。遺老失賢。掊克在位。則有讓。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是故天子討而不伐。諸侯伐而不討。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故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會。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今之諸侯皆犯此五禁。故曰。今之諸侯。五霸之罪人也。長君之惡其罪小。逢君之惡其罪大。今之大夫皆逢君之惡。故曰。今之大夫。今之諸侯之罪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