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3年起,辽朝皇帝辽兴宗、辽道宗父子屡次向宋朝索要宋仁宗画像,宋朝却反复推诿、犹豫不决、直到1057年才最终勉强同意的故事。对于这一看似简单请求的抵触,源于多重复杂原因。
直接原因包括担心辽朝利用画像施展厌胜巫术或进行有损宋朝国运或士气的政治宣传(如公开焚烧画像)。更深层考虑是,当时的肖像画技术已相当逼真,画像被视为皇帝神圣性的一部分,将其送给他人等同于将皇帝的一部分政治存在交给对方,且无法控制其如何被对待,风险巨大。最核心原因在于,相对于唐朝,宋朝面对辽、西夏等周边政权已丧失了绝对文化优越感,转而采取一种文化保护主义和竞争心态。以“华夏理法”为名,宋朝不愿轻易给予对方包括皇帝画像在内的文化资源,以此维护自身边界和进行文化竞争。
辽朝皇帝索要画像,除了政治考量,也可能出于对图像匮乏时代,对素未谋面“兄弟”形象的好奇和人性渴望。这件小事折射出宋朝在失去文化优越感后的复杂心态和时代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