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今天咱们聊一个让人唏嘘的科技圈故事估值一度高达20亿的儿童情感机器人Moxie,最终却以破产告终。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故事要从创始人Paolo Pirjanian说起。这位15岁就以难民身份来到丹麦的博士,后来成为iRobot的首席技术官。2016年,他带着一个美好的愿景创立了Embodied公司,想要打造一款能陪伴儿童成长的机器人朋友。这就是后来风靡一时的Moxie。
Moxie的设计确实很用心蓝绿色的身体,会模仿表情的屏幕,像个不倒翁一样可爱的底盘。它能识别人脸,进行语音交互,还能陪孩子玩游戏。2020年推出时,Moxie被时代杂志评为最佳发明之一,预售价格高达1500美元,每月还要60美元订阅费。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老田我算了一笔账一台Moxie生产成本就超过800美元,售价却要1500美元。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复购率还不到5。相比之下,同期的编程教育机器人只要200美元左右。
更关键的是,创始人Pirjanian对产品太过追求完美。比如为了做出更生动的表情,他坚持使用6个微型伺服电机,大大增加了成本。这种乔布斯式的执着用在手机或电动车上或许可行,但在儿童陪伴机器人这个细分市场就显得有些理想化了。
最终,Embodied在2025年4月宣布关停。官方说法是融资失败,但老田觉得更深层的原因是商业模式出了问题。他们瞄准的是510岁高收入家庭儿童,这个市场本来就小,再加上隐私合规成本高企,实在难以为继。
有意思的是,Embodied倒闭的时候,正是全球机器人产业最火热的时候。国内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上的表演引发轰动,各种融资消息不断。这让我想到一个词泡沫。
老田认为,Moxie的故事给我们三个启示第一,技术再先进也要考虑市场需求第二,细分市场撑不起过高的估值第三,理想主义需要商业头脑来平衡。
Embodied的失败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正如一位投资人说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只是在这之前,我们可能还要见证更多像Moxie这样的先烈。
最后,让我们记住这个蓝绿色的小机器人。它虽然没能走到最后,但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失败者与成功者同样值得尊敬。
今天咱们聊一个让人唏嘘的科技圈故事估值一度高达20亿的儿童情感机器人Moxie,最终却以破产告终。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故事要从创始人Paolo Pirjanian说起。这位15岁就以难民身份来到丹麦的博士,后来成为iRobot的首席技术官。2016年,他带着一个美好的愿景创立了Embodied公司,想要打造一款能陪伴儿童成长的机器人朋友。这就是后来风靡一时的Moxie。
Moxie的设计确实很用心蓝绿色的身体,会模仿表情的屏幕,像个不倒翁一样可爱的底盘。它能识别人脸,进行语音交互,还能陪孩子玩游戏。2020年推出时,Moxie被时代杂志评为最佳发明之一,预售价格高达1500美元,每月还要60美元订阅费。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老田我算了一笔账一台Moxie生产成本就超过800美元,售价却要1500美元。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复购率还不到5。相比之下,同期的编程教育机器人只要200美元左右。
更关键的是,创始人Pirjanian对产品太过追求完美。比如为了做出更生动的表情,他坚持使用6个微型伺服电机,大大增加了成本。这种乔布斯式的执着用在手机或电动车上或许可行,但在儿童陪伴机器人这个细分市场就显得有些理想化了。
最终,Embodied在2025年4月宣布关停。官方说法是融资失败,但老田觉得更深层的原因是商业模式出了问题。他们瞄准的是510岁高收入家庭儿童,这个市场本来就小,再加上隐私合规成本高企,实在难以为继。
有意思的是,Embodied倒闭的时候,正是全球机器人产业最火热的时候。国内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上的表演引发轰动,各种融资消息不断。这让我想到一个词泡沫。
老田认为,Moxie的故事给我们三个启示第一,技术再先进也要考虑市场需求第二,细分市场撑不起过高的估值第三,理想主义需要商业头脑来平衡。
Embodied的失败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但正如一位投资人说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只是在这之前,我们可能还要见证更多像Moxie这样的先烈。
最后,让我们记住这个蓝绿色的小机器人。它虽然没能走到最后,但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失败者与成功者同样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