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由于电视剧的细说,大清贪官和珅妇孺皆知,比包拯、海瑞、于成龙等教科书中历史上清官榜样还有名。
其实,和珅虽然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常宝曾任福建副都统,但三岁失母,九岁丧父,是一个孤儿。和珅与常人相比没有特别之处,但他后来何以成为大清第一贪呢?
我个人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才华出众。和珅自幼勤读,刻苦自励,虽然没有中举进士,但他四书五经、程朱理学了然于心,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曾与刘墉、纪晓岚并称乾隆朝“三大中堂”。这样的才华为他日后获取权力打下了坚实基础,造就了他日后日进斗金的贪腐平台。每个大贪都是才华出众之人,只是才华没用在正道上,有才无德,罕见愚人、蠢货成大贪。
二、功绩斐然。和珅年轻时以建功立业为首要任务,成功查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腐案、成功参劾领班军机大臣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枉法案;钦差大臣暂任陕甘地区军事指挥,有效组织军队反击叛军;为朝廷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出谋划策;开创议罪银制度;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国史馆正总裁,成功编纂了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成功组织殿试,等等。立功是晋升的阶梯,功成名就,有功才有机会当权,当权才有贪腐机会,无功庸常之人罕成大贪。
三、清廉起家。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珅初设官场,非常注重名声,洁身自好,精明强干,为政清廉,一直坚持做反贪工作,查处贪腐不遗余力,获取珍宝不贪不占,尽奉皇上,以公廉著称。乾隆四十五年以后,和珅悄悄开始贪腐,但表面上始终坚持反贪。这是古今中外贪官最拿手套路,口上反贪,心里念财;当众反贪,私下索贿,一句话,捞取廉洁奉公政治资本,以廉掩贪。初始清廉是一种幌子,一种假象,一种隐蔽手段,实际上也是一种贪腐,贪廉贪名,贪取黎民百姓敬仰,贪取皇上朝廷信任,为贪财铺路造势。
四、社会侵淫。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白纸也能染成黑色图,就是说社会风气对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很大。所谓乾嘉盛世是皇帝对自己的美化、投机者的恭维和后人的轻信,实际上只是相对而言,是在粉饰太平,乾隆时代社会风气并不好在哪里。清明盛世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虚,贪腐之风盛行。社会制度是贪腐的土壤,社会上下贪污成风,会侵淫到每一个官员。朝中官员上司、同僚、下属都在贪腐,和珅岂能不贪,不贪不亏了自己了吗?心理怎么平衡?历史上很多贪官都是这样,现在的贪官也有很多是这样,受上下左右贪官影响,走上贪腐之路。贪官们互相勾连、互相利用、互相掩护、互相包庇,沆瀣一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贪腐手段隐秘,证据很难获取,导致很多贪官得以逍遥法外。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池塘里的鱼持续不断地生病死了,追根求源,往往不在于个别鱼的自身免疫问题,而是水质严重遭受污染问题,治鱼是末,治水才是本。
五、权倾朝野。没有节制的权力是贪腐的根源。和珅二十三岁时,做了乾隆仪仗队的侍从,随后一路官运亨通,由御前侍卫,直到副都统,户部侍郎、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要职,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权倾朝野,形同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随着权力地位的晋升,私欲日益膨胀。利用当权之便,结党营私,形成气候,聚敛钱财,打击政敌。并采取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织密网络。成为贪官后而到处查贪,查没私吞,中饱私囊。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不断开展商业往来。迅速成为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之王”、十八世纪世界首富。史载,查抄和珅家时,光白银就有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见贪官权力越大,贪腐越大。
六、主子宠幸。和珅前后贪腐二十多年,创历史之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人知道吗?公开的秘密,天下皆知,路人皆知。没有控告吗?天天有,就是告不倒,以监察御史钱沣、大学士刘墉、翰林院编修范衷、军机大臣王杰、户部尚书董浩和礼部侍郎朱珪为代表的朝中清议力量,曾多次弹劾和珅,嘉庆皇帝作为皇子时,也参与其中,但和珅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原因是和珅的主子乾隆装聋作哑。乾隆皇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乾隆怎么可以随意查处亲家呢?不是自找难堪吗?也有人说和珅深藏不露,乾隆皇帝没有发现。不可能,乾隆明察秋毫,心里跟明镜似的。主子一般都喜欢贪官,贪官听话好用,有把柄在主子手里,可以随时拿捏,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错了也得听,也得照错办。清官一般认死理,主子讲对了才做;主子讲错了,会顶牛,不唯主子意图办事。贪官对主子却是忠心耿耿、鞍前马后、肝脑涂地,不但不忤逆主子,还想方设法歌颂主子,神化主子,美化主子,想方设法讨好主子,哄主子开心!即使主子贵为皇帝也是如此,因为皇帝是人,不是正义,不是救世主!和珅常与乾隆一起唱和作诗,熟知乾隆诗词风格,为了讨好乾隆,苦下功夫学诗、写诗,刻意模仿乾隆风格,迎合乾隆审美情趣,且造诣很深。他偶尔会在乾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诗文才能,甚至闲暇的时候以“骚人”自居,但主要还是为了衬托乾隆,甚至代替乾隆即景赋诗。每天在乾隆身边,察言观色,踹度乾隆心理,唯乾隆马首是瞻。最重要一点,乾隆好大喜功,何珅乃一等溜须拍马高手,无时无刻不在恭维乾隆,能极大地满足乾隆的虚荣心。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自负的帝王,自诩“千古完人”,“十全老人”,拥有“十全武功”,曾曰:“今明授足受,为千古第一全人,不特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视尧舜,不啻过之。”光自吹自擂不行,还要有人喝彩才行,满朝文武,唯有和珅能想乾隆之所想,把乾隆吹捧至古今极致,乾隆怎么会查何珅的贪腐呢?
事实上,主子宠幸是贪官贪腐的本质所在。历史上没有几个皇帝不喜欢贪官的,贪官听话再贪也是好官,贪也不查;不听话,即使是好官,也可能被当作贪官,一查到底。历史上廉吏不听话,被皇帝当成贪官查处的例子不乏存在!
嘉庆皇帝为什么会查处何珅呢?作为皇子之时没有参倒何珅,一直是嘉庆心头之恨;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不想再用何珅;何珅倚老卖老,不听嘉庆使唤;何珅权力太大,党羽太多,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嘉庆和朝廷的安全。等等。不除何珅,嘉庆无法稳固江山,无法驾驭皇权,无法放心安寝。但嘉庆登基四年之后才对何珅动手,可见惩贪也要等待时机。
和珅何以成为大清第一贪?我上边的分析,你认同吗?
由于电视剧的细说,大清贪官和珅妇孺皆知,比包拯、海瑞、于成龙等教科书中历史上清官榜样还有名。
其实,和珅虽然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常宝曾任福建副都统,但三岁失母,九岁丧父,是一个孤儿。和珅与常人相比没有特别之处,但他后来何以成为大清第一贪呢?
我个人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一、才华出众。和珅自幼勤读,刻苦自励,虽然没有中举进士,但他四书五经、程朱理学了然于心,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曾与刘墉、纪晓岚并称乾隆朝“三大中堂”。这样的才华为他日后获取权力打下了坚实基础,造就了他日后日进斗金的贪腐平台。每个大贪都是才华出众之人,只是才华没用在正道上,有才无德,罕见愚人、蠢货成大贪。
二、功绩斐然。和珅年轻时以建功立业为首要任务,成功查处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贪腐案、成功参劾领班军机大臣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枉法案;钦差大臣暂任陕甘地区军事指挥,有效组织军队反击叛军;为朝廷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出谋划策;开创议罪银制度;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国史馆正总裁,成功编纂了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成功组织殿试,等等。立功是晋升的阶梯,功成名就,有功才有机会当权,当权才有贪腐机会,无功庸常之人罕成大贪。
三、清廉起家。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和珅初设官场,非常注重名声,洁身自好,精明强干,为政清廉,一直坚持做反贪工作,查处贪腐不遗余力,获取珍宝不贪不占,尽奉皇上,以公廉著称。乾隆四十五年以后,和珅悄悄开始贪腐,但表面上始终坚持反贪。这是古今中外贪官最拿手套路,口上反贪,心里念财;当众反贪,私下索贿,一句话,捞取廉洁奉公政治资本,以廉掩贪。初始清廉是一种幌子,一种假象,一种隐蔽手段,实际上也是一种贪腐,贪廉贪名,贪取黎民百姓敬仰,贪取皇上朝廷信任,为贪财铺路造势。
四、社会侵淫。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白纸也能染成黑色图,就是说社会风气对人的价值取向影响很大。所谓乾嘉盛世是皇帝对自己的美化、投机者的恭维和后人的轻信,实际上只是相对而言,是在粉饰太平,乾隆时代社会风气并不好在哪里。清明盛世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虚,贪腐之风盛行。社会制度是贪腐的土壤,社会上下贪污成风,会侵淫到每一个官员。朝中官员上司、同僚、下属都在贪腐,和珅岂能不贪,不贪不亏了自己了吗?心理怎么平衡?历史上很多贪官都是这样,现在的贪官也有很多是这样,受上下左右贪官影响,走上贪腐之路。贪官们互相勾连、互相利用、互相掩护、互相包庇,沆瀣一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贪腐手段隐秘,证据很难获取,导致很多贪官得以逍遥法外。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池塘里的鱼持续不断地生病死了,追根求源,往往不在于个别鱼的自身免疫问题,而是水质严重遭受污染问题,治鱼是末,治水才是本。
五、权倾朝野。没有节制的权力是贪腐的根源。和珅二十三岁时,做了乾隆仪仗队的侍从,随后一路官运亨通,由御前侍卫,直到副都统,户部侍郎、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要职,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权倾朝野,形同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随着权力地位的晋升,私欲日益膨胀。利用当权之便,结党营私,形成气候,聚敛钱财,打击政敌。并采取贿赂、迫害、恐吓、暴力、绑架等方式笼络地方势力,织密网络。成为贪官后而到处查贪,查没私吞,中饱私囊。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不断开展商业往来。迅速成为富可敌国的“贪官之王”、“贪污之王”、十八世纪世界首富。史载,查抄和珅家时,光白银就有八亿两。乾隆年间清廷每年的税收,不过七千万两。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相等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时人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可见贪官权力越大,贪腐越大。
六、主子宠幸。和珅前后贪腐二十多年,创历史之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人知道吗?公开的秘密,天下皆知,路人皆知。没有控告吗?天天有,就是告不倒,以监察御史钱沣、大学士刘墉、翰林院编修范衷、军机大臣王杰、户部尚书董浩和礼部侍郎朱珪为代表的朝中清议力量,曾多次弹劾和珅,嘉庆皇帝作为皇子时,也参与其中,但和珅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原因是和珅的主子乾隆装聋作哑。乾隆皇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乾隆怎么可以随意查处亲家呢?不是自找难堪吗?也有人说和珅深藏不露,乾隆皇帝没有发现。不可能,乾隆明察秋毫,心里跟明镜似的。主子一般都喜欢贪官,贪官听话好用,有把柄在主子手里,可以随时拿捏,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错了也得听,也得照错办。清官一般认死理,主子讲对了才做;主子讲错了,会顶牛,不唯主子意图办事。贪官对主子却是忠心耿耿、鞍前马后、肝脑涂地,不但不忤逆主子,还想方设法歌颂主子,神化主子,美化主子,想方设法讨好主子,哄主子开心!即使主子贵为皇帝也是如此,因为皇帝是人,不是正义,不是救世主!和珅常与乾隆一起唱和作诗,熟知乾隆诗词风格,为了讨好乾隆,苦下功夫学诗、写诗,刻意模仿乾隆风格,迎合乾隆审美情趣,且造诣很深。他偶尔会在乾隆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诗文才能,甚至闲暇的时候以“骚人”自居,但主要还是为了衬托乾隆,甚至代替乾隆即景赋诗。每天在乾隆身边,察言观色,踹度乾隆心理,唯乾隆马首是瞻。最重要一点,乾隆好大喜功,何珅乃一等溜须拍马高手,无时无刻不在恭维乾隆,能极大地满足乾隆的虚荣心。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自负的帝王,自诩“千古完人”,“十全老人”,拥有“十全武功”,曾曰:“今明授足受,为千古第一全人,不特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视尧舜,不啻过之。”光自吹自擂不行,还要有人喝彩才行,满朝文武,唯有和珅能想乾隆之所想,把乾隆吹捧至古今极致,乾隆怎么会查何珅的贪腐呢?
事实上,主子宠幸是贪官贪腐的本质所在。历史上没有几个皇帝不喜欢贪官的,贪官听话再贪也是好官,贪也不查;不听话,即使是好官,也可能被当作贪官,一查到底。历史上廉吏不听话,被皇帝当成贪官查处的例子不乏存在!
嘉庆皇帝为什么会查处何珅呢?作为皇子之时没有参倒何珅,一直是嘉庆心头之恨;一朝天子一朝臣,嘉庆不想再用何珅;何珅倚老卖老,不听嘉庆使唤;何珅权力太大,党羽太多,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嘉庆和朝廷的安全。等等。不除何珅,嘉庆无法稳固江山,无法驾驭皇权,无法放心安寝。但嘉庆登基四年之后才对何珅动手,可见惩贪也要等待时机。
和珅何以成为大清第一贪?我上边的分析,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