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和艺术一起旅行”第六期:
《蒙娜丽莎》的秘密
上一回,我们漫步在罗马城,并带到了文艺复兴高度发展时期重要的三位艺术家。
其中举世闻名的天才达芬奇,在佛罗伦萨出生,并在意大利各地,接受来自贵族关于艺术和军事上的委托。虽然他四处游历,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落脚于法国,不过,在过世的前几年,他最后停留的城市就是罗马。
上一期我们简短提到了达芬奇两件最著名的作品,这次我们要接着来谈谈达芬奇对艺术与其他领域上的贡献。
就从《蒙娜丽莎》来说说达芬奇在艺术上竖立的标竿。
在文艺复兴早期发展的时候,画家笔下的人物就像被下了定身咒一样,总是站着直挺挺的,像是一座塑像,因此就算再怎么细腻写实或逼真,观者总会觉得有种哪里不对劲的生硬感。
波提切利《春》
既然人人看得出来,艺术家当然很早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于是他们努力找寻出路。例如绘制《维纳斯的诞身》与《春》的艺术家波提切利,就尝试用飘逸的发丝与柔和的衣带,来解决这种僵硬感,但成效还是有限,只有达芬奇率先知道了问题的答案。
先前我们也提到,达芬奇画作即使今日来看,也总是给观众一种感觉,仿佛画中人好像有生命一般,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是由于达芬奇运用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把为了描绘人物而使用的轮廓线给消除掉,并使用透明的油料,让底层色彩的明暗模糊化,营造出一种朦胧且柔和的感觉,我们称之为“晕涂法”。
《蒙娜丽莎》五官细节
而《蒙娜丽莎》那抹微笑,正是以这种技法绘制眼角和嘴唇,造成视觉上的暧昧感,导致我们认为她总是笑得十分“神秘”,就像一个真实而有感情的人,散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这让我们想起,十九世纪摄影术刚发明的时候,人们一度非常害怕照相,因为太过真实的图像,就像将一部分的灵魂禁锢在相片之中,彷佛有“摄魂”的魔力。达芬奇就像禁锢灵魂的摄影魔术师,运用“晕涂法”的技法,将灵与肉留在肖像画作里,成为我们后世为之赞叹不已的杰作。
再来,这件作品的背景里,采用了绘画技法上赫赫有名的“空气透视法”。这种背景物描绘方法,是达芬奇首创,在《蒙娜丽莎》里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成果。
《蒙娜丽莎》远景细节
先让我们抽离画作,看看你远方真实存在的景物。
人在观看物体的时候,景物前后所能呈现的清晰度,会根据空气的密度,产生不同的层次。通常,越靠近观察者眼前的物体,形象会越清晰、越锐利;而越远的景物轮廓,则会越来越模糊朦胧。
我们再回来观察《蒙娜丽莎》画作后方的那片远方溪谷,仿佛罩着一层带有蓝色调的朦胧轻烟,看不真切,更衬托前方主体,使人物更加清楚。你会发现达芬奇的观察力如此高超,将画作空间感掌握的如此透彻,画作里面的丽莎,近得仿佛在眼前,溪谷则远得好似相距千里,这在过去的艺术画作里,是一种很难得到的视觉体验。
早在十六世纪,达芬奇已经知道这些隐藏在人类眼睛里、观察物像的奥秘,就像他曾经说过的:“眼睛是灵魂之窗。”除了擅于描绘人像的眼睛,他也善于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自然的一切。甚至,我们现今,也依然使用着他所发明的技法来学习绘画。
也许,知道了西方绘画技术形成的奥秘,现在你也可以试着拿起画笔,观察描摹一番。
除了绘画,达芬奇还留下许多手稿与插图。从这位大师的随笔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一位天才留下的智慧结晶。除了对飞行与动力机械的想象,和他为佛罗伦萨及米兰研究的军事工程设计外,他最为著名的插图就是《维特鲁威人》。
《维特鲁威人》描绘一名裸体男性。这位男性分别摆出两种姿势,一个姿势是张开手臂直挺挺的站立,一个姿势是四肢伸展,而两种姿势叠在一起;这位同时摆出两种姿势的男性周边,有一个圆形与正方形的外框,完美的将裸体的男性圈于其中。
这件插图之所以称为“维特鲁威”,是因为有一位叫做维特鲁威的古罗马建筑师,留下关于比例的学说,达芬奇根据他的学说,绘制出这件具有完美比例的人体图像。
这幅画堪称艺术与科学的结晶,完全展示了达芬奇对人体比例的浓厚兴趣。他是第一位借助数学来理解人体结构的学家,告诉我们艺术和科学可以如此跨领域的完美融合,相辅相成。
也许,这也是这位文艺复兴伟大“博学家”的武器。艺术与科学,同样都需要善于发现的双眼,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超乎常人的想象力。
米开朗基罗《大卫》
下一回,我们要来介绍另一位艺术家,他最伟大的成就在于雕塑领域。和达芬奇四处游历,并短暂停留在罗马不同,这位雕塑家在21岁时就抵达了罗马,并于此留下许多重要的艺术作品。他认为雕刻就是把灵魂从石头里解放出来,并型塑出不论男女都阳刚健美的形象,同样大大的影响了后世的审美风格。
他在26岁的时候,就创作了知名的《大卫》,这件雕塑充分展现了男性阳刚的健美体态,让观看的人体会到对生命与肉体的赞叹。对“人”自身的关照,正是文艺复兴体现的核心价值,也因此,雕像《大卫》,成为这位名列“文艺复兴三杰”的雕塑家的代表作。
我们下一回,就要来谈谈这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
本期节目由“六柿”撰写提供,由“赵亚男”协助播音
音背景BGM:
张一益《Promise》
Bandari《Beatrix》
5
11 ratings
“和艺术一起旅行”第六期:
《蒙娜丽莎》的秘密
上一回,我们漫步在罗马城,并带到了文艺复兴高度发展时期重要的三位艺术家。
其中举世闻名的天才达芬奇,在佛罗伦萨出生,并在意大利各地,接受来自贵族关于艺术和军事上的委托。虽然他四处游历,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落脚于法国,不过,在过世的前几年,他最后停留的城市就是罗马。
上一期我们简短提到了达芬奇两件最著名的作品,这次我们要接着来谈谈达芬奇对艺术与其他领域上的贡献。
就从《蒙娜丽莎》来说说达芬奇在艺术上竖立的标竿。
在文艺复兴早期发展的时候,画家笔下的人物就像被下了定身咒一样,总是站着直挺挺的,像是一座塑像,因此就算再怎么细腻写实或逼真,观者总会觉得有种哪里不对劲的生硬感。
波提切利《春》
既然人人看得出来,艺术家当然很早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于是他们努力找寻出路。例如绘制《维纳斯的诞身》与《春》的艺术家波提切利,就尝试用飘逸的发丝与柔和的衣带,来解决这种僵硬感,但成效还是有限,只有达芬奇率先知道了问题的答案。
先前我们也提到,达芬奇画作即使今日来看,也总是给观众一种感觉,仿佛画中人好像有生命一般,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这是由于达芬奇运用了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把为了描绘人物而使用的轮廓线给消除掉,并使用透明的油料,让底层色彩的明暗模糊化,营造出一种朦胧且柔和的感觉,我们称之为“晕涂法”。
《蒙娜丽莎》五官细节
而《蒙娜丽莎》那抹微笑,正是以这种技法绘制眼角和嘴唇,造成视觉上的暧昧感,导致我们认为她总是笑得十分“神秘”,就像一个真实而有感情的人,散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这让我们想起,十九世纪摄影术刚发明的时候,人们一度非常害怕照相,因为太过真实的图像,就像将一部分的灵魂禁锢在相片之中,彷佛有“摄魂”的魔力。达芬奇就像禁锢灵魂的摄影魔术师,运用“晕涂法”的技法,将灵与肉留在肖像画作里,成为我们后世为之赞叹不已的杰作。
再来,这件作品的背景里,采用了绘画技法上赫赫有名的“空气透视法”。这种背景物描绘方法,是达芬奇首创,在《蒙娜丽莎》里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成果。
《蒙娜丽莎》远景细节
先让我们抽离画作,看看你远方真实存在的景物。
人在观看物体的时候,景物前后所能呈现的清晰度,会根据空气的密度,产生不同的层次。通常,越靠近观察者眼前的物体,形象会越清晰、越锐利;而越远的景物轮廓,则会越来越模糊朦胧。
我们再回来观察《蒙娜丽莎》画作后方的那片远方溪谷,仿佛罩着一层带有蓝色调的朦胧轻烟,看不真切,更衬托前方主体,使人物更加清楚。你会发现达芬奇的观察力如此高超,将画作空间感掌握的如此透彻,画作里面的丽莎,近得仿佛在眼前,溪谷则远得好似相距千里,这在过去的艺术画作里,是一种很难得到的视觉体验。
早在十六世纪,达芬奇已经知道这些隐藏在人类眼睛里、观察物像的奥秘,就像他曾经说过的:“眼睛是灵魂之窗。”除了擅于描绘人像的眼睛,他也善于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自然的一切。甚至,我们现今,也依然使用着他所发明的技法来学习绘画。
也许,知道了西方绘画技术形成的奥秘,现在你也可以试着拿起画笔,观察描摹一番。
除了绘画,达芬奇还留下许多手稿与插图。从这位大师的随笔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一位天才留下的智慧结晶。除了对飞行与动力机械的想象,和他为佛罗伦萨及米兰研究的军事工程设计外,他最为著名的插图就是《维特鲁威人》。
《维特鲁威人》描绘一名裸体男性。这位男性分别摆出两种姿势,一个姿势是张开手臂直挺挺的站立,一个姿势是四肢伸展,而两种姿势叠在一起;这位同时摆出两种姿势的男性周边,有一个圆形与正方形的外框,完美的将裸体的男性圈于其中。
这件插图之所以称为“维特鲁威”,是因为有一位叫做维特鲁威的古罗马建筑师,留下关于比例的学说,达芬奇根据他的学说,绘制出这件具有完美比例的人体图像。
这幅画堪称艺术与科学的结晶,完全展示了达芬奇对人体比例的浓厚兴趣。他是第一位借助数学来理解人体结构的学家,告诉我们艺术和科学可以如此跨领域的完美融合,相辅相成。
也许,这也是这位文艺复兴伟大“博学家”的武器。艺术与科学,同样都需要善于发现的双眼,勇于实践的精神,和超乎常人的想象力。
米开朗基罗《大卫》
下一回,我们要来介绍另一位艺术家,他最伟大的成就在于雕塑领域。和达芬奇四处游历,并短暂停留在罗马不同,这位雕塑家在21岁时就抵达了罗马,并于此留下许多重要的艺术作品。他认为雕刻就是把灵魂从石头里解放出来,并型塑出不论男女都阳刚健美的形象,同样大大的影响了后世的审美风格。
他在26岁的时候,就创作了知名的《大卫》,这件雕塑充分展现了男性阳刚的健美体态,让观看的人体会到对生命与肉体的赞叹。对“人”自身的关照,正是文艺复兴体现的核心价值,也因此,雕像《大卫》,成为这位名列“文艺复兴三杰”的雕塑家的代表作。
我们下一回,就要来谈谈这位艺术家──米开朗基罗。
本期节目由“六柿”撰写提供,由“赵亚男”协助播音
音背景BGM:
张一益《Promise》
Bandari《Be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