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后苏联空间(主要是独联体国家)就在不断地尝试启动一体化的进程。1993年,俄罗斯经济度过严重的转型危机后,就开始着手第一个一体化计划。1995年1月,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签署了关税同盟协议,之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与塔吉克斯坦也先后加入进来。但这个关税同盟实际上是空有虚名,并没有实际行动。接着,在普京执政后的2000年10月10日,这五国在阿斯塔纳签署了关于欧亚经济共同体协议,该协议在2001年5月30日生效。后来乌兹别克斯坦加入,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乌克兰作为观察员参与。但是,这个一体化组织也同样未能运转起来。2014年5月29号,也是在阿斯塔纳,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三国总统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根据条约,这一联盟将在2025年前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终极目标是建立类似于欧盟的经济联盟,形成一个拥有1.7亿人口的统一市场。两年时间过去了,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进度如何?前景如何?顾问Q&A,来听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许涛研究员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