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的日常練習

火宅之門:走出三乘幻象,回歸一乘真道——《妙法蓮華經.譬喻品》導讀


Listen Later

🌸 節目簡介
當佛陀說:「唯有一佛乘,無有餘乘」,為何又教導三種修行法門?〈譬喻品〉以一則家喻戶曉的譬喻——火宅喻,揭示了佛陀慈悲與智慧兼備的教化之道。本集,我們將一起探索:

  • 為何佛陀要「施三車引眾出火宅」?
  • 舍利弗得授成佛記,有何深層意涵?
  • 誰適合學習這部經?什麼人不宜宣說?
  • 在日常修行與弘法中,我們如何善用「火宅喻」?


📜 經文重點整理
一、舍利弗得授記:從小乘到成佛的信心飛躍

  • 舍利弗聽聞佛說一佛乘後,內心深感歡喜,過去對教法的疑惑完全消除,表示「如人得未曾有寶」。
  • 佛陀授記:舍利弗未來必成佛,佛號為「華光如來」,顯示連聲聞弟子也具有成佛的可能,完全否定了三乘永分的觀念

二、火宅譬喻的結構與寓意
這段是本品的核心,佛以譬喻說明自己教化眾生的智慧與慈悲。

🔥 譬喻的轉折點

  • 父親用三種小車引誘孩子逃離火宅,等孩子都平安出來後,不給三車,而是給更大更好的「白牛車」,即代表佛最終只給眾生「成佛之道」。
  • 此舉不是欺騙,而是「方便真實一體」,是「開權顯實」的具體表現。

三、受持與誹謗的果報對比

  • 若有眾生信受此經,即得無量功德,佛將常護念此人。
  • 若人毀謗、輕慢、障礙他人信受,則墮於惡道,與佛法緣絕,顯示此經「不可輕視」的地位。

四、宣說的對象條件
佛陀明確指出:此經不應隨便為人宣說,應待「有智慧、見佛性、有信心、願成佛道者」才可為其說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l1fw1m0acw01x12m8k8awd/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佛經裡的日常練習By 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