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厅

《基因或教养:解开孩子的人格差异之谜》/《No Two Alike》


Listen Later

我们为何如此不同?Judith Rich Harris在《非同寻常》中挑战传统,认为人格差异并非简单由基因或父母教养决定。她提出,真正塑造我们的是三大进化心理系统:

  1. 关系系统:从出生起就帮我们管理人际互动,识别、记忆每个特定的人,并根据与TA的独特关系调整行为。你对妈妈撒娇,对老板恭敬,对朋友仗义,都是它的功劳。
  2. 社会化系统:让我们融入群体。它通过内隐学习,帮我们识别社会类别(如男女、老少),形成对各类别行为的“平均印象”(原型),然后我们会不自觉地向自己所属类别的原型看齐,从而变得“像他们一样”。这就是为什么移民后代最终会习得同伴群体的语言和文化。
  3. 地位系统:这才是塑造“独一无二的我”的关键!它驱动我们在群体中竞争,争取更高地位。它通过解读他人的社会反馈(尤其是同伴如何看待我们、我们与同伴相比如何),帮我们了解自身优势劣势,并据此发展出独特的行为策略和人格特质。比如,青少年期的身高优势,通过影响同伴互动和自信心建立,竟能长远影响成年后的收入和性格。

同卵双胞胎为何也不同?即使基因相同、家庭相似,但:

  • 关系系统会区分他们:周围人总能找到细微差别来对待他们,给予不同的社会反馈。
  • 地位具有排他性:在任何比较中,总会有一个相对更突出,哪怕最初只是随机因素。
  • 地位系统处理这些差异化信息:双胞胎各自接收并内化了不同的“我与他人相比如何”的认知,从而发展出不同的人格。

核心启示

  •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的长期影响远比我们想的要小!共享家庭环境几乎不解释人格差异。
  • 真正塑造我们独特个性的是在家庭之外,与同伴的互动、竞争中,通过地位系统形成的自我认知与行为策略。
  • 理解自己,需要跳出“基因vs环境”的简单框架,看到心智如何主动、分模块地与复杂世界互动。我们既是社会产物,也是积极塑造自我的个体。

这本书颠覆认知,带你重新审视“我是谁”以及“我们为何如此不同”的深层奥秘。

完整笔记https://mp.weixin.qq.com/s/5x0ShEE05mTWRJsmnW73uw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歌厅By space 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