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佛传禅

金刚经(新)


Listen Later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主要阐述了般若波罗蜜(智慧到彼岸)的深奥义理。《金刚经》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对后世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金刚经》的简要概述:


背景与来源

《金刚经》相传是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应须菩提长老的请求,为众弟子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般若智慧达到解脱的法门。这部经典在东晋时期由鸠摩罗什翻译成汉语,收录于《大藏经》中,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


核心思想

空性: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空性”。空性并不是指虚无或不存在,而是指一切法(包括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没有独立、固定的自性。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灭而灭,因此本质上是空的。这种思想帮助修行者破除对自我和外境的执着,达到解脱。

无我:

《金刚经》强调“无我”的观念,认为众生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是因为对自我和外境的执着。通过认识到“无我”,修行者可以消除贪嗔痴等烦恼,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平静。

不住相布施:

《金刚经》中多次提到“不住相布施”,即在布施时不应执着于布施的对象、布施的行为和布施的结果。这种无相的布施,可以帮助修行者培养无私的慈悲心,减少对结果的期待和执着。

无所得:

《金刚经》强调“无所得”的观念,即在修行过程中不应追求任何具体的成果或目标。真正的修行是无为而为,不执着于任何形式的成就,这样才能达到究竟的解脱。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体佛传禅By om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