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与引用(部分文字演变图形见本集录音评论):
三公: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此指有高官厚禄者。
介:有操守,有为有守,坚定不移。
孟子称赞柳下惠是“圣之和者也”,但柳下惠仕途不称意,《论语·微子篇》说:“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柳下惠坚持“直道而事人”,即是“其介”,不会“枉道而事人”,即使三公高位,也不能变易他的持守,此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
“辟”作譬。“轫”,通“仞”,八尺。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本章为《论语》:子罕篇
《论语·子罕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颜渊进而不止,与掘井九轫而止相反。
掘:形声字。手表意,表示手持器具刨、挖地;屈表声,“屈”意为“身体卷缩折叠”。“手”指“掏挖”。“手”和“屈”联合起来表示“在狭小的土穴里面掏挖”。本义:在狭小土洞里挖土。说明:“掘”本义不是指在平地上大手大脚地挥镐挖土,而是指在已经挖出的狭小洞穴里面继续进行掏挖作业,
及:会意字。从又,表示手;从人,表示与人有关;合起来像一只手从后面抓住一个人,表示追上抓住。本义是追上。引申为达到。
猶(犹):会意字。犬表意,表示犹猢是一种猴类动物;酋表声,甲骨文以酉为声。简体字从犭,尤声。本义指犹猢。假借为如同,尚且。
酋读作qiú,《说文解字》:“酋,绎yi酒也。从酉,水半见于上。《礼》有“大酋”,掌酒官也。酿酒成熟糟渐少而见酒水时是酋之范式。本义为酒熟。引申指“酒官之长”、“部落长官”。
掘井要出泉—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假:形声字。从人,表示内质外形不一致以人为最;叚表声。本义是不真。
叚:jiǎ,xiá 《说文解字》:“叚、借也。”。缺少借而替代是叚之范式。
久:象形字。篆书形体像用艾条为人薰灼治病。本义是炙灼。引申为时间长。
《告子篇》二十七章。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
《论语·泰伯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不与焉”即是“性之也”、“性者也”,文武有天下,就因“与焉”,亲身参预其功,所以是“身之也”、“反之也”。
狎:形声字。从犭表意,表示如犬与人那样熟习、亲近;甲为顺序之首,有凑近的意思。本义是熟习、亲近。引申为因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狎,习见也。
不顺,言太甲所为,不顺义理也。
篡:会意字。从厶,厶是私的初文,有邪恶不端正之意;从算,算是会意字,从竹、从目,表示用算筹计算。会意表示篡是出于私心谋取君权;算兼表声。本义是非法夺取君位,
公孙丑对于孟子质疑有,“管仲和晏子难道不是值得学习的对象吗?”;公孙丑关于志与气的逻辑辩证思想的讨论,“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
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
曰:“受之。” “受之何义也?”
原文: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孟子曰。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公孫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順。放太甲于桐。民大悅。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賢者之為人臣也。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