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文 | MaxProTech
本图文原创,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众所周知,智能设备在现如今,可以说无处不在;而在它们当中无论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智能穿戴设备,都需要芯片,甚至有些还需要高端芯片。
然而纵观世界,目前具备高端芯片研发能力的厂商真是少之又少,华为就是其中之一。
华为不仅在智能手机领域开发了麒麟系列芯片,还在众多其他设备领域分别开发相应的芯片,如鲲鹏系列、巴龙系列、凌霄系列等
最重要的是,华为还在这些开发领域实现了领先,特别是其麒麟9系列处理器,如今已具备了与苹果A系列、高通骁龙8系列处理器,在高端处理器市场展开竞争的实力。
与此同时,华为还在5G领域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双模5G芯片,引领了世界5G潮流,也让其成功跻身世界前10芯片制造商,要知道我们所熟知的高通在其中也就排名第七,其海思芯片的实力可想而知有多强。
但余承东就曾表示过,华为虽然进入了芯片研发领域,并且也已成功研发了海思芯片,但没有进入芯片制造领域,这是一个让人深刻的教训。
其实,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如今事实摆在了余承东面前,由于华为在半导体芯片制造方面存在的短板,在美国的芯片政策下,处处被卡脖子,以致于发展严重受阻。
据悉,美国突然修改了芯片政策,要求所有其本土以及使用其技术的芯片企业,未经许可不允许与华为合作,自由发货。
这最直接的结果是,华为失去了海思芯片的代工企业台积电,与此同时台积电也失去了华为这个第二大客户,营收因此大打折扣。
为了自己掌握芯片制造技术,不卡脖子,华为已布局进入光刻机领域,计划连续两年投资80亿美元,主要开发光刻机技术等。
另外,华为已对外宣布在半导体芯片领域进行全方位布局,不仅要突破在芯片材料和终端制造方面的技术瓶颈,还要研究屏幕驱动等芯片,创造自主芯片生产线。
最近,华为方面传来了两则好消息。
第一则是,华为在国内科技行业加大了投资力度,包括增资扩大持有半导体和其他科技公司的股份,支持供应链。
据了解,华为早在2019年就创立了投资公司——勃科技投,主力投资涉及半导体芯片的初创型企业,目前已初见成效,其中纵慧芯光、好达电子、思瑞浦微电子等也已成功进入了华为供应链。
与此同时,华为还收购了英资企业物联网芯片制造商——Neul和海外光电企业——Calopia。
当然,除了通信、芯片外,华为还投资了原材料和电池技术公司,欲打开自动驾驶的万亿市场。
第二则是,毕升编译1.0在鲲鹏社区正式发布并提供下载试用。该编译器1.0具有编译算法、加速指令集、AI反复优秀三个特性。
根据来自华为方面的消息,为了迅速完善鲲鹏生态,加快应用转移和整合,华为推出了面向整个研究开发工作流程的鲲鹏开发套件,以及首个版本的鲲鹏编译器1.0。
毕竟,华为已经将鲲鹏芯片用于了个人电脑等设备,并预计于2021年推出基于华为鲲鹏芯片的台式电脑。
可以说,这一切来得太快了。
因为在芯片领域近年来华为动作不断,不仅要自己开发更多的芯片,还要在光刻机上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实现芯片从研发到制造全过程的自主。
如今,为了促使国内芯片产业更加强大,将来可以完全摆脱美国技术的依赖,华为再次在芯片领域出手,通过投资支持国内更多芯片企业。
要知道,华为推出毕升编译器1.0,其目的就是想创造鲲鹏生态,尽快完善鲲鹏生态,使台式电脑等不再依赖英特尔和AMD芯片。
毕竟,华为已经正式对外官宣,发售自主品牌的显示器,以及新的华为台式机,并且这款台式机还是采用了鲲鹏芯片。
正因为如此才说,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华为在芯片领域实现了全面提速。
最后,你认为目前已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实现全面提速的华为,何时才能实现芯片自主呢?欢迎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文 | MaxProTech
本图文原创,请勿抄袭,违者必究
众所周知,智能设备在现如今,可以说无处不在;而在它们当中无论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智能穿戴设备,都需要芯片,甚至有些还需要高端芯片。
然而纵观世界,目前具备高端芯片研发能力的厂商真是少之又少,华为就是其中之一。
华为不仅在智能手机领域开发了麒麟系列芯片,还在众多其他设备领域分别开发相应的芯片,如鲲鹏系列、巴龙系列、凌霄系列等
最重要的是,华为还在这些开发领域实现了领先,特别是其麒麟9系列处理器,如今已具备了与苹果A系列、高通骁龙8系列处理器,在高端处理器市场展开竞争的实力。
与此同时,华为还在5G领域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双模5G芯片,引领了世界5G潮流,也让其成功跻身世界前10芯片制造商,要知道我们所熟知的高通在其中也就排名第七,其海思芯片的实力可想而知有多强。
但余承东就曾表示过,华为虽然进入了芯片研发领域,并且也已成功研发了海思芯片,但没有进入芯片制造领域,这是一个让人深刻的教训。
其实,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如今事实摆在了余承东面前,由于华为在半导体芯片制造方面存在的短板,在美国的芯片政策下,处处被卡脖子,以致于发展严重受阻。
据悉,美国突然修改了芯片政策,要求所有其本土以及使用其技术的芯片企业,未经许可不允许与华为合作,自由发货。
这最直接的结果是,华为失去了海思芯片的代工企业台积电,与此同时台积电也失去了华为这个第二大客户,营收因此大打折扣。
为了自己掌握芯片制造技术,不卡脖子,华为已布局进入光刻机领域,计划连续两年投资80亿美元,主要开发光刻机技术等。
另外,华为已对外宣布在半导体芯片领域进行全方位布局,不仅要突破在芯片材料和终端制造方面的技术瓶颈,还要研究屏幕驱动等芯片,创造自主芯片生产线。
最近,华为方面传来了两则好消息。
第一则是,华为在国内科技行业加大了投资力度,包括增资扩大持有半导体和其他科技公司的股份,支持供应链。
据了解,华为早在2019年就创立了投资公司——勃科技投,主力投资涉及半导体芯片的初创型企业,目前已初见成效,其中纵慧芯光、好达电子、思瑞浦微电子等也已成功进入了华为供应链。
与此同时,华为还收购了英资企业物联网芯片制造商——Neul和海外光电企业——Calopia。
当然,除了通信、芯片外,华为还投资了原材料和电池技术公司,欲打开自动驾驶的万亿市场。
第二则是,毕升编译1.0在鲲鹏社区正式发布并提供下载试用。该编译器1.0具有编译算法、加速指令集、AI反复优秀三个特性。
根据来自华为方面的消息,为了迅速完善鲲鹏生态,加快应用转移和整合,华为推出了面向整个研究开发工作流程的鲲鹏开发套件,以及首个版本的鲲鹏编译器1.0。
毕竟,华为已经将鲲鹏芯片用于了个人电脑等设备,并预计于2021年推出基于华为鲲鹏芯片的台式电脑。
可以说,这一切来得太快了。
因为在芯片领域近年来华为动作不断,不仅要自己开发更多的芯片,还要在光刻机上实现技术突破,从而实现芯片从研发到制造全过程的自主。
如今,为了促使国内芯片产业更加强大,将来可以完全摆脱美国技术的依赖,华为再次在芯片领域出手,通过投资支持国内更多芯片企业。
要知道,华为推出毕升编译器1.0,其目的就是想创造鲲鹏生态,尽快完善鲲鹏生态,使台式电脑等不再依赖英特尔和AMD芯片。
毕竟,华为已经正式对外官宣,发售自主品牌的显示器,以及新的华为台式机,并且这款台式机还是采用了鲲鹏芯片。
正因为如此才说,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华为在芯片领域实现了全面提速。
最后,你认为目前已在半导体芯片领域实现全面提速的华为,何时才能实现芯片自主呢?欢迎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