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大传》

老子的故事21:老子避难鲁国巷党


Listen Later

二一、老子避难鲁国巷党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明了人间的无常性,许多的变化,都在世人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来无影去无踪。其实,这是世人的智慧眼,被累劫的妄念所覆盖的缘故,是以看不到大道的真相,也无法看清楚其运作的轨迹。只要能静下心来,开启自己本具的智慧,长时用功于此,不难达成愿望。


宇宙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是来自于业力的作用,当业因产生业力累积,足以让业果成熟时,业报自然就出现,此时任何力量是很难化解的。但当业报完成后,业力的能量就消失了,此时就恢复自然状态了。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三章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因而我们要深信大道运作的因果观念,才能有助于化解心中的疑惑,进而融入大道之中。因而在生活中的点滴,都是与业有关,当要审慎去面对,圆满去处置,自可从中提升自己,开发智慧。


老子的职务,本来就是在守藏室工作,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一边整理翻阅先人的文献,一边咀嚼品味前人的思想精髓,自然乐在其中。有一年,朝廷发生政变,老子受到政变上台的甘惮公(甘简公)所迫害,只好暂时前往鲁国巷党避难。迫于维持生活,老子只好重操旧业,以相礼为生。


依据《礼记‧曾子问》记载:曾子问孔子,如果出葬,灵柩已牵引到路上,遇到日蚀,要怎么处理呢?孔子回忆从前,老子去主持官宦人家的葬礼,邀请孔子来帮助。出殡当天,已经将灵柩牵引到路上了,忽然发生日蚀。


老子不慌不忙地说:「孔丘!告诉他们,把灵柩停在道路的右边,停止号哭,听候变化。」孔子传话下去,送葬的人停止哭泣,站立路旁,等待太阳出来。


不久太阳恢复了光明,老子告诉众人:「灵柩可以继续前行了,这是合乎礼仪的。」


孔子不解,送葬回来,就迫不及待地请教老子说:「灵柩虽然牵引出来,就不能再往回拉了,半途发生日蚀,谁也不知道,日蚀终止的时间,与其等着耽搁时间,那还不如继续前进呢?」


老子说:「诸侯出国朝见天子,太阳刚出来就上路,太阳未下山前就住宿。大夫出使外国,也是太阳出来就上路,太阳未落就住宿。灵柩在路上也是一样,不要太阳未出来就出发,也不要太阳已落下才住宿。一般人是不在夜里走路的,不在天上出现星星而夜行的,除非是为非作歹的罪犯,和得到父母亲去世的噩耗,而必须在夜里赶路奔丧的孝子。发生了日蚀,天昏日暗,岂不是和夜行一样。再说,有教养的人行礼,当不可把别人的父母,使其不遵礼而受到祸害吧!」


自古圣人制礼作乐,都是配合大自然的运行,如此顺乎天道,应乎地理,配合人伦,才能在处事上,不违背大自然,而获得美好的成果。不明理的人,以为不合乎科学,就是迷信,却不知自己犯了迷信有限的科学,必会尝到恶果的。


孔子通过这次请益,认识到老子所传大道的深刻和奥妙。于是继续向老子请教。那么,具体还请教了那些天道真理呢?请听下集《老子博学孔子仰慕》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老子大传》By 尚学庸

  • 5
  • 5
  • 5
  • 5
  • 5

5

1 ratings